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酒依赖患者家属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酒依赖患者的家属为观察目标,根据随机硬币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0)、实验组(n=40)。对照组家属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家属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家属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及主观感受。结果实验组家属护理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家属,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家属各项主观感受均优于对照组家属,差异显著(P<0.05)。结论酒依赖患者家属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调节家属心理状况,改善主观感受,值得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医生使用心理干预的手段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维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对象并接受高血压规范管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实验组患者为使用家庭医生心理治疗的患者,对照组患者为未经家庭医生心理治疗干预的患者,经过一年的跟踪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该期间的血压稳定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干预前的平均舒张压为90.33±9.66mmHg,干预后的平均舒张压为86.33±5.66mmHg,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干预前的平均收缩压为156.68±11.63mmHg,干预后的收缩压为143.23±12.63mmHg,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前的平均舒张压为90.52±8.66mmHg,干预后的平均舒张压为91.33±5.65mmHg,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干预前的平均收缩压为156.68±11.63mmHg,干预后的收缩压为155.23±12.69mmHg,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单独使用降压药物对于老年患者的高血压控制情况并不理想,需要配合心理干预,增加家庭医生心理干预更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强化护理干预在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共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运用家庭康复强化护理干预方案,对两组小儿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小儿患者治愈率为97.44%,复发率为2.56%,对照组小儿患者治愈率为79.49%,复发率为20.5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小儿患者遵医嘱行为明显强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769,P<0.05)。结论采用家庭康复强化护理干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显著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对孕期妇女保健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诊断并进行孕期检测的妇女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保健,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宣教,观察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率和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剖宫产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巨大儿、低体重初生儿、早产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期妇女保健的过程中可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可有效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安康市汉滨区老年人对健康知识认识、行为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老年人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康市汉滨区抽取已加入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对健康的认知、生活行为等内容。采用一般统计分析方法对老年人健康知识认识和行为方式现状分析;利用分类树模型对影响健康相关认知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安康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13.5±1.4分(共15分);总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0.0%,“献血对健康是否有害”及“保健食品是否可以代替药品治病”两个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70.8%和74.2%;健康行为平均得分为8.8±1.3分(共10分);部分老年人存在不健康生活行为,如与家人合用毛巾(24.2%)、抽烟(11.0%)、饮酒(13.0%)等。分类树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健康相关认知的可能影响因素有首选就诊机构、性别、文化程度和年龄;健康相关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有性别、婚姻状况、个人月平均收入和首选就诊机构。结论安康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行为持有情况尚可,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应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不同特征的老年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对重性精神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重性精神病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1%,显著高于对照组87.72%(P<0.05);相比较对照组患者,观察患者的肇事、家庭参与、服药依从情况明显较好(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实施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精神病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复原力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12月期间216名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干预组采用家庭复原力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随访。术后第5天、1月、3月和6月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评估患者生命质量,采用Cantril阶梯量表评估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结果干预组第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CARES-SF量表的生理、心理、与医务人员关系评分及生命质量总分明显降低;干预组在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主观幸福感得分明显提高,均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家庭复原力护理干预通过促进乳腺癌患者家庭信念、家庭支持,提高家庭应对疾病能力,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和主观幸福感。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妇初次分娩后给予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其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4例初产妇,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协同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的焦虑评分为(1.34±0.20)分,抑郁评分为(1.33±0.21),对照组产后的焦虑评分为(2.31±0.86)分,抑郁评分为(2.06±0.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协同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初产妇产后的心理状态,帮助产妇快速恢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的原因与特点做出探究。方法搜集我省在2010年到2016年间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使用描述性的分析方法对事件做分析。结果从2010年到2016年,我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310起,传染病的事件发生率为95.2%(295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率为2.9%(9起),波及到人数共计520000人次,发病数共计10800例,并无死亡。事件高发期集中在3~5月(春季)和11~12月(冬季)。结论2010年到2016年间我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主要集中发生在乡镇小学。因此,应引起教育、卫生部门的重视,积极落实有效的防控举措。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用于流动人口的价值探讨。方法选取1年间的流动人口,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项数据,进行详细的数据比较分析,得出利用率,以及影响该项工作有效性实现的相关因素。结果现阶段我国的该项工作的总体利用率不理想,需要在工作开展中,对于不同年龄层和文化程度的人口进行卫生服务的重视。结论针对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需要我国在具体工作开展中,积极发现存在的问题,以此有针对性的改善流动人口健康管理意识不高,不会主动进行健康体检、职业防护意识薄弱、服务与实际需要脱节等现状,逐步加强政府、流动人口对于该项工作开展的重视度,进一步促进人口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切实保障其权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分析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参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叶榭镇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接受常规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础上,由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参与患者的社区康复管理,主要从健康教育、服药指导、社会功能训练、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等方面开展个案管理和综合康复。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功能活动调查表(FAQ)、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等进行评定,通过1年的随访管理,分析家庭医生制服务参与前后研究对象康复作用和管理效果。结果通过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参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管理1年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参与管理前,随访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P值<0.01),疾病复发住院率管理后明显下降。5张评定量表在参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时间段进行了比较,患者在管理中期(6个月)和管理结束时的BPRS、SDSS、FAQ、MRSS得分均显著低于管理前,管理后期ITAQ得分高于管理前,家庭医生制团队参与管理前后量表评分差异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参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减少疾病复发住院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针对性健康宣教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家庭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效果和价值。方法挑选出我们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临床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小儿患者共计64例,将其等份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将针对性健康宣教护理手段施用于观察组,将常规护理方法施用于对照组,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疾病发生的次数和严重程度都有明显可观的好转,两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t=6.687,t=8.158,t=8.099,χ2=7.819,P=0.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家庭护理中使用针对性健康宣教护理手段具有可观的临床护理疗效,可以值得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