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螺旋CT、MRI应用在原发性胰腺癌中取得的诊断效果,探究螺旋CT、MRI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胰腺癌6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在入院之后均60例患者均接受MRI和螺旋CT检查,将MRI检查作为第一组,螺旋CT检查作为第二组,将手术病理作为此次诊断的金标准,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分析之中,第二组经过诊断后其诊断准确率和第一组之间无差异,组别对比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病灶检出率和误差率结果分析之中,手术病理之中共发现69个病灶,病灶的直径大于1厘米共61个病灶,其余的8个病灶其直径小于1厘米。第一组(MRI)诊断病灶的直径大于1厘米共63个病灶,其余的6个病灶其直径小于1厘米,误差率和检出率分别为为5.80%、94.2%;第一组(螺旋CT)诊断病灶的直径大于厘米共58个病灶,其余的11个病灶其直径小于1厘米,误差率和检出率分别为为8.69%、91.31%;第二组的病灶检出率和误差率和第一组无差异,组别对比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胰腺癌应用螺旋CT、MRI进行诊断,均可准确完成患者的诊断,两者均可取得理想的诊断效果,可更清晰的表现出胰腺肿瘤形态特征、周围征象,了解胰腺癌侵犯转移征象,两种方式对微小病灶的检出率比较高,可准确的预测肿瘤可切除性。在临床之中若对诊断结果存有疑虑,则可进行二者联合诊断,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剖宫产术应用硬膜外麻醉(EA)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无麻醉禁忌症ASAⅠ~Ⅱ级剖宫产指征的产妇,按照麻醉方式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CSEA组),比较两组的麻醉显效时间、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效果等。结果CSEA组和EA组的麻醉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C值=56.2373,P<0.05);两组间的麻醉显效时间(T=29.40,P<0.05)和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T=13.93,P<0.05)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疗效优于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肌松、镇痛效果好,麻醉起效快等优点,可推广为剖宫产手术的最常用的麻醉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采用不同方法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妇产科2011年6至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30例,采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将其临床资料与2011年1至6月收治的行单纯利凡诺羊膜腔注射的同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并论著如下。结果两组完全流产率、排胎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及宫缩发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胎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行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操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价值,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为(44.39±9.67)min,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4.87%(37/3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尽量避免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将2017年5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体温恢复、咳嗽消失、肺湿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以上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儿科呼吸道感染护理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增加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师采取中医药与中医手法配合的方案,对肱骨小头骨折伤患进行治疗的具体途径与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共选伤患31例,患者的肱骨小头骨折存在不同程度的移位,采用中医手法和中医药为伤患进行联合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并总结其治疗的具体经验。结果本组31例伤患在治疗之后接受为期2.5年~3年的随访,从功能、外形方面对其伤处愈合状况进行综合判定,愈合状况的优、良、可的比例为96.77%,另外1例功能恢复较差,无一例发生畸形变化,其长期的疗效较为显著。结论以中医手法与中医药进行配合,对肱骨小头骨折伤患实施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少毒副作用,可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殊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科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与一般护理方法进行对比。方法将1030例使用儿科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5例。分别应用特殊护理干预方法和一般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率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发生静脉炎、渗漏、管路堵塞、液体外渗等并发症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15.1%、14.8%、9.5%、12.2%,并发症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实验组的3.5%、4.7%、3.5%、3.1%,在有效率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特殊护理不仅能够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还可以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地佐辛应用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开展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都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的麻醉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的半小时,为患者静脉注射0.1mg/kg的地佐辛,对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疼痛VRS评分开展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VR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地佐辛应用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患者当中,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