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近年来,人们的文化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相对而言,许多兴起的产业也将提高服务质量作为中心,医院对患者的服务显得更为重要,但是至今为止,护士与患者的纠纷仍处于高峰阶段,怎样才能减少或杜绝这样的现象出现,下面我们就如何防范护士与患者纠纷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肱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治的护理观察。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96例根据单纯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经皮肱动脉穿刺途径或经皮股动脉途径完成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术后止血效果。结果解除绷带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穿刺部位止血效果达到Ⅰ级、Ⅱ级和Ⅲ级的百分数分别为83.0%、14.9%、2.1%与89.8%、10.2%、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经肱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准备工作简单,术后止血效果好,患者舒适感增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积极认真的护理干预是经皮肱动脉穿刺成功的重要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与成年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与变态反应特征对比。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和50例成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起病多在40岁以后,在临床上表现为双肺干湿罗音、烧心、呼吸延长以及浓痰等症状,并且相比较成年组而言,老年组的家族过敏史、春秋季发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升高以及家族过敏史等比较少见,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老年支气管哮喘具有典型性变态反应特征和临床表现,但是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定要结合症状、病史、肺功能以及体征等进行判断,从而有效提高诊断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小板变化度与APACHEII评分及PCT在脓毒症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脓毒症休克组21例和脓毒症组34例。比较两组的血小板变化度、APACHEII评分、PCT(降钙素原)和28天病死率。结果脓毒症休克组血小板变化度比脓毒症组低(P<0.05),APACHEII评分、PCT及28天病死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血小板变化度与APACHEII评分呈负相关性,血小板变化度与PCT也呈现负相关性。结论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变化度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且与患者28天病死率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水平不断提升,护患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医院中的护患关系是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建立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专业性的人际关系。在护患关系中,护理人员是护患关系后果的主要责任承担者。护理人员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关系的好坏。护士要尽力维护和争取良好健康的后果,避免消极的后果。要想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不仅仅具备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科学前沿的护理理论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优雅的护理礼仪风范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在医院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院通过这几年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技巧的培训,结合开展优质护理契机,从“外塑形象,内练修养”入手,把提高患者满意率做为终极目标,做到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健康教育以及营养干预对儿童营养、体格与智力发育的作用。方法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收治的80例定期检查的健康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40例新生儿实施常规健康检查或者保健服务,设为对照组;40例新生儿同时实施早期健康教育与营养干预,设为实验组。随访两组新生儿,观察和记录两组儿童的营养、体格、智力发育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24月龄的PA、TRF、身高、体重、头围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显示具备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的RBP比较显示差异性不明显,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数据比较显示具备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实施早期健康教育以及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儿童的营养、体格、智力发育情况,对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静脉输液治疗(intravenousinfusiontherapy,静疗)进行质量控制与干预,进一步提升静脉输液工作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输液护理。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1-6月静脉治疗对输液工具的选择、操作流程规范执行情况、静脉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满意度等;2013年7-12月静疗小组对存在问题进行干预、督导和整改;2014年1-6月进行环节质量控制,统计出1—6月输液工具使用率、满意度、操作流程规范执行率、静脉炎发生率,与质控前进行比较。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前后,钢针使用率和静脉炎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针使用率、深静脉置管率和操作流程规范执行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控制与干预,能全面提高临床静脉输液质量和内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脑外科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清醒率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内毒素定量测定和微生物培养结果比较在临床上的应用与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对146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液内毒素水平和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培养阳性组血浆内毒素含量(2.28~483.44EU/ml)明显高于细菌培养细菌阴性组(0~159.33E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9,P<0.05)。其中细菌培养阴性患者中,体温显著升高组(>38.5℃)内毒素含量(1.54~159.33EU/ml)明显高于体温未升高组(0~2.29E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3,P<0.05)。结论检测血液内毒素水平是诊断和监测细菌性(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疾病感染的一个重要参数,与细菌培养的结果比较,检测内毒素含量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及诊治,为给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病情进行动态监测,并能有效监控病情发展,对给药后的疗效及预后判断具有极大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手术使用U形头托专用头架时引起的颜面部压疮的发生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3例发生面部压疮的颈椎后路手术患者进行颜面部压疮危险评估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发现颈椎后路手术颜面部压疮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手术时间的长短,长时间的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麻醉,失血,应激状态;潮湿及化学刺激;心理因素;护士安置体位经验不足,颜面部与头托支撑点的位置。结论合理体位安置(即颜面部与U形头托支撑点的位置应选择额部)和预见性皮肤局部护理(即额部和面颊部预防性使用美皮康,U形头托上除了凝胶防压垫,还应缠绕一定厚度的脱脂棉花),以及术中细心的体位管理对预防颈椎后路手术患者颜面部压疮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