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唾液腺非化脓性炎性反应,祖国医学称为“痄腮”、“蛤蟆瘟”、“大头瘟”。本病多流行于冬末春初,以8到18岁年龄段多见。研究证实,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脸部淋巴结中大量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由于此病毒亲腺体,亲神经,会立即播散至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腮腺炎和脑膜脑炎,病毒在受损器官再进一步大量复制后再次侵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并侵犯其他器官如胰腺、乳腺、甲状腺、心肌、睾丸与附睾、卵巢等,在临床上出现不同器官相继发生病变。
简介: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地处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四川,以丰富的中药资源和中药学师资为依托,于1959年率先在全国开办中药学本科教育,开创并实践了新中国高等中药教育的沧桑巨变:●1959年首创我国第一个中药学本科专业;●1978年招收我国第一批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我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89年被批准为当时全国唯一的中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1995年接纳国内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科研人员;●1996年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基地;●2002年中药学再次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以中药学科为主,兼有药学、工、农等学科渗透协调发展。现有中药学、中药学(基础基地班)、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方向)、植物保护(药用植物方向)7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在几十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倡导‘系统中药’,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特色。一、倡导“系统中药学”1.倡导“系统中药学”学科体系我国中药本科教育创办之初,培养模式无从借鉴,成都中医药大学(原成都中医学院)根据中药学学术内涵的核心要素,提出了中药本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