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微创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微创脑出血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NIHSS及Barthe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64%),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微创脑出血手术患者中,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有效提高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治疗对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是否进行院前急救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对照组患者没有接受院前急救,实验组患者接受院前急救。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病率。结果:两组患者对比血肿发生率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颅内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和颅内感染率都比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亚低温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84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颅脑创伤预后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颅脑创伤预后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NIHSS与GOS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预后效果,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唤式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清醒时间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呼唤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F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为(20.2±9.9)d,短于对照组的(27.4±12.1)d,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给予呼唤式护理后效果明显,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缩短患者清醒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析在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服务工作当中引入并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我们医院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7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数据和资料加以收集和整理,再依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划分入人数都为35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当中。其中给予研究组早期康复护理,对比组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及对比组分别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之后,前者的NIHSS评分比后者低,而前者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都比后者高,都可以得出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总而言之,在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服务之中引入并应用早期护理康复服务,在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心理状况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效果极其显著,值得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于临床当中。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化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的改善观察。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76例脑梗塞患者为例,入选时间段: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基于患者康复期间应用干预措施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8例,依次应用临床常规护理与规范化护理。比较在不同护理模式应用下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来对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发挥的效用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相比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更佳,组间数据相比较,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基于规范化护理的实施,可协助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使患者病情更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其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 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均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于本院,共6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为护理A组及护理B组,其中护理B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A组施行康复护理干预,每组各30例。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护理A组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护理B组对比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含义(P>0.05);经护理后,护理A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凸显高于护理B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凸显低于护理B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护理中施行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神经功能。由此可见,此种护理方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分析不同入路方式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给予观察组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并对两组的脊髓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和发生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脊髓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RIP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未进行溶栓处理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发病72h内入院)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IPC。记录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及治疗14d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血清尿酸(UA)、胱抑素C(Cys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的血清UA及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减分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3、-2.428、8.465、5.503,P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2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模式,统计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肢体运动能力(FMA)和神经功能(NIHSS)。结果 两组护理前FMA、NIHSS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FMA大于对照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模式能够帮助训练患者肢体运动,改善神经功能,可将该护理模式推广于临床上。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3.4月-2023.12月收治的6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方法分组,红色球为参照组,蓝色球为研究组,每组32例患者,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能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神经功能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生活能力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应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当中,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高压氧联合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把2022.11-2023.12作为本报告时间范围,从该时间范围内选择我科室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0例,通过盲盒分组法分为观察组(早期高压氧联合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及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组分别35人。比较观察2组脑出血病人的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较低,ADL评分比较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34例(97.14%)比较高(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应用早期高压氧联合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具有突出效果,一方面能够减少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极大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实践中积极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功能导向式个体化护理下脑出血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3.03-2024.03患有脑出血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9例)和观察组(神经功能导向式个体化护理,49例),对比两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功能导向式个体化护理下的康复效果更好,可以提高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进而提高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