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机械通气病人进行转运前的评估及准备,转运途中实施有效的监护,并对危急情况采取了准确的处理措施。结果50例病人中有8例途中出现危急情况,经积极有效处理,均能被安全转运。结论机械通气病人转运前的评估及充分准备,转运途中医护分工合作及全面的监护,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有效保证患者安全转运的关键。

  • 标签: 机械通气 院内转运 护理
  • 简介:我院SICU从2006年3月-2007年3月共收治上机病人43例,现将呼吸道管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43例中,先心手术17例,重度颅脑损伤18例,其它8例;经口气管插管32例,气管切开11例;呼吸机治疗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达15天,顺利撤机38例,2例撤机后改无创通气,3例病情恶化出院。

  • 标签: 机械化通气 呼吸道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吸痰时的有效深度。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病须行机械通气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吸痰管超过气管套管头端2cm)和观察组(吸痰管深入至遇阻力后上提2cm),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生命体征、痰鸣音改善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生命体征如血氧饱和度增加值、潮气量增加值、气道峰压下降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吸痰效果如吸痰间隔时间、日吸痰次数、痰鸣音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肺部感染、气道损伤、痰痂堵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机械通气患者人工吸痰时在吸痰管深入气道遇阻力后回提2cm的情况下,可明显改善吸痰效果,改善部分生命体征,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机械通气 吸痰 深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粉尘工作人员肺通气功能测定及影响因素。肺通气功能测定是指氧和二氧化碳通过肺泡及毛细血管壁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方法随机抽取2013.6一2013.10来我院参加健康体检的1000名男性煤矿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300名男性健康体检(非粉尘工作人员)进行对照组。釆用意大利时迈(中国)技术服务中心生产的便携式肺功能仪(型号PONYFX)检查。结果因为受检者思想、职业、身体素质、生活的环璄等多方面的原因,影响检查项目的科学性,客观性。结论肺通气功能测定作为粉尘职业病体检必检项目存在缺陷。

  • 标签: 肺通气功能 粉尘工人 影响因素 轻度限制 中度限制 严中限制 严重限制 极严重限制 测定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床边活动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6月阶段在我科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38研究对象,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研究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早期床边活动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为(5.63+1.74)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8.30+1.97)d,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的握力值,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压疮、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5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31%,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起床边活动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肌肉力度和活动能力,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 标签: 早期床边活动 机械通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动态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的自觉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等。加强心理护理、选择合适的体位及合适的鼻(面)罩,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所有患者经通气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aO2、SaO2明显上升,PaCO2下降显著。

  • 标签: 无创通气 哮喘 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行责任组护理模式与人性化护理相结合,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的鼻咽癌患者共66例,2008年3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09年36例为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合治疗信心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放疗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保证治疗计划顺利完成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围置管期全程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6年4月的6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PICC置管,并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结果置管患者中仅发生5例机械性静脉炎,无导管性感染及堵管情况的发生。结论加强PICC置管的全程健康教育,不仅可满足患者的需求,还能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治疗效果与反应。方法45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组20例、常规放疗组25例,调强放疗组靶区为鼻咽肿瘤、咽旁间隙和颈部淋巴区,分次剂量为2.0Gy/次,30~35次;常规放疗组用面颈联合野照射DT70Gy/35次;颈部预防总量为DT50~55Gy。结果调强组和常规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0%(18/20)和76%(19/25),口干4级分别为0例和8例,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例和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比常规放疗的局部控制率提高,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局部控制率 不良反应 调强放射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鼻咽癌又被称为“广东瘤”,全国约60%的鼻咽癌发生在广东。日前,中科院院士曾益新的科研团队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召开了鼻咽癌预测芯片新闻发布会。课题组基于鼻咽癌易感基因位点、特异EB病毒亚型等科研成果,率先开发出预测芯片,帮助预警和识别鼻咽癌高危人群,提高早期发现和治愈率。

  • 标签: 风险预测 鼻咽癌 芯片 发病 肿瘤防治中心 易感基因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在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 在我院就诊的鼻咽癌患者,纳入年限为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共 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鼻咽癌放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在放疗前、第 10 次放疗、第 20 次放疗及放疗结束时患者的疼痛程度和 SDS 评分,以及化疗结束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① 通过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在放疗第 10 次、 20 次及结束时实验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② 在放疗第 10 次、 20 次及结束时实验组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③ 化疗结束后实验组 生活质量 QLQ-H&N35 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 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鼻咽癌患者的疼痛程度、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2月实施鼻咽癌放疗78例患者的护理措施。分为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2组。观察2组的放疗副反应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2组在放疗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疗效,不仅可减轻患者的放射副反应,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也增加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综合护理 鼻咽癌 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