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某大豆发酵液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体重80~100g),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65mg/kgbw,建立大鼠高血糖模型。取建模成功的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高血糖模型组、普通豆浆组、受试物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另设一个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喂饲后10、20d时测定空腹血糖和10d时测定糖耐量,观察各组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在给予受试物10d时,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中、高剂量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值与受试前相比均有下降(P〈0.05),且可显著改善高血糖大鼠的糖耐量。[结论]实验用大豆发酵液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银花解热、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干酵母致热法观察金银花煎液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影响,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金银花煎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抗炎作用。结果金银花对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结论金银花有明显的解热和抗炎作用,且以大剂量组为著。
简介:目的研究沸石分子筛对水中总硬度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有关因素进行水平考察,确定浓度、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实验期间,环境温度控制在20-26℃之间,水温15-18℃,沸石浓度分别为10,20,30和40g/L,以地下井水为实验水样,量取50ml置于碘量瓶中;定量称取沸石分子筛材料分别加入其中,稍加摇动10s,静置。实验观察时间为24h,每间隔2h检测样本一次,同时做空白对照,依据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EDTA-2Na滴定法测定水样中总硬度。相同实验重复3次,取3次结果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加入沸石后2h内,硬度的下降速度最快,2-10h间下降速度渐缓,24h内去除效果达80%以上。将5组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F=37.58〉F0.01(4,60=3.65),P〈0.01,各组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沸石分子筛对水中总硬度的吸附效果非常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CT在扫描胸部上的价值,研究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总结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些年内收治的胸部病症患者8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对这80例患者采用低剂量螺旋CT和常规剂量螺旋CT依次进行胸部检查,比较两者检查结果,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对患者的病灶,病灶结构,以及病灶定性这几个方面的检查,这两种方法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通过高分辨的扫描,可以提高诊断率。结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不管是低剂量的螺旋CT还是常规剂量的螺旋CT二者都具有相同的诊断价值,不过低剂量的辐射比较少,更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可吸收材料(PDLLA)制成椎间融合器通过将其应用于实验动物,观察其在骨融合过程中的降解情况,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基础。方法利用猪行腰椎椎间融合术,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等方法了解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在实验动物体内融合的不同时间对骨融合情况及降解吸收情况。结果术后1月融合器颜色变白,周围被纤维组织包裹。3个月融合区域部分完成融合,内部及表面出现塌陷,崩解。6个月融合器大部分降解吸收,仅存少量呈细小碎片状,骨融合基本完成。9个月融合器完全降解吸收,被骨组织替代融合完成。结论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是一种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满足植骨融合强度要求的良好的医疗产品。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血糖检测方法结果分析。方法取全血标本,于3台同型号床旁检验血糖仪血糖仪测定,计算仪器精密度;同时测定用卫生部床旁检验血糖仪血糖室间质评标本,计算各仪器偏差;并对7180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床旁检验血糖仪血糖仪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床旁检验血糖仪血糖仪、变异系数6.0%~6.5%(低浓度),2.1%~2.2%(中浓度),在准确度偏差为在±5.0%;床旁检验血糖仪血糖仪和7180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高度相关。结论床旁检验血糖仪血糖仪测定血糖方便快捷,但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度有待提高。
简介: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对肝细胞的跨膜转运作用和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细胞模型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VDNA分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含HBIG的培养基培养QSG7701细胞,在不同时间点定量检测培养上清的抗HBs,计算HBIG的透过率;用含HBIG的培养基培养HepG2.2.15细胞数天,或先以,定浓度的HBIG共培养,第3天后更换为不含HBIG的培养基继续培养细胞。于不同时间点定量检测培养上清的HBsAg、HBVDNA;用MTT比色试验观察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浓度为0.1~0.4IU/mL的HBIG与QSG7701细胞共孵育48h时,细胞内约有38%~46%的HBIG。浓度为0.1~10.0IU/mL的HBIG作用第3、6.9天时能抑制HepG2,2.15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VDNA的分泌(P〈0.01)。住尤药物继续培养的第5、7天,培养卜清中HBsAg浓度较有药物培养的第3天低且继续下降(P〈0.01),第9~11天逐步增高;培养上清HBVDNA水平在第5天时也较有药物培养的第3天低并继续下降(P〈0.01),第7~11大时逐步增高。结论在体外细胞实验中,HBIG能跨膜转运入肝细胞内,细胞内外的HBIG能抑制HBsAg、HBVDNA的分泌。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性质量控制的效果以及输血安全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2016年1月—2017年1月两个时间段收治的100例输血的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2010年1月—2011年1月成立输血科前为对照组,未接受质量控制,2016年1月—2017年1月为观察组,严格接受质量控制,观察两组标本合格率、输血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标本不合格检出率为2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输血反应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性质量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减少输血反应发生率,提高样本不合格检出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方法应用检索,以“肿瘤/诊断、肿瘤标记物/病理诊断”为关键词,检索2001-01-2011-10肿瘤诊断方法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肿瘤标志是细胞癌变过程中产生的反映疾病发展程度的抗原或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检测方法。结论肿瘤的研究发展很快,但缺乏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尤其是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筛选不够理想,需要进一步研究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