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辑佚是将久已散佚的书,见载于其他书籍中的一句一段辑录出来,再加以编辑,复为原书。辑佚这门工作开始于何时,据章学诚《校雠通义》卷一“补郑篇”所说:“昔王应麟以《易》学独传王弼,《尚书》止存《伪孔传》,乃采郑玄《易》注、《书》注之见于群书者,为《郑氏周易》、《郑氏尚书注》。又以四家之诗,独《毛传》不亡,乃采三家诗说之见于群书者,为《三家诗考》。嗣后好古之士,踵其成法,往往缀辑逸文,搜罗略编。”章学诚此说认为辑佚古籍工作,是开始于南宋时王应麟。但是在王应麟以前的辑本古书,不是没有,还是很多;所以叶德辉的《书林清话》中有“辑刻古书不始于王应麟”一条,他例举
简介:《新疆通志》简志编写中存在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进一步明确编写规则和要点十分必要。简志编写的规则,除应遵循国家、自治区第二轮修志的有关规定外,还要遵守《(新疆通志(1986~2005))编纂实施方案》和《(新疆通志(1986~2005))编写大纲》的规定,择其大要,可从指导思想及观点、框架结构、题材运用、内容、记述、资料、行文七个方面加以概括。简志编写的要点,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篇目上,找准位置,恪守大纲,立足全区、全行业谋篇布局;资料上,广泛收集、合理运用;撰写上,遵从体例,简明扼要;内容上,系统全面、详略得当,突出时代和行业特色;行文上,文风端正、统一规范。
简介:关于宋湘的早期教育,由于缺乏史料记载,因而未能有准确的结论。笔者认为宋湘的启蒙教育是由其父亲宋步云完成的,甚至他的早期教育也极可能是在象湖坪的麒祥书院,或者是白渡圩的腾云书院完成的。①宋湘本人在《府试宿锁院题壁》诗注中自述曾8次应童子试,23岁才考上州学生员(秀才)。成年之后宋湘立志为举子业,但又要顾及妻儿老小养家糊口,只能找份职业谋生,一边教书一边求学,有机会时则参加科举考试。后来又经过15年间多次参加乡试,直至37岁才取得举人资格。再经过“北漂”6年4次参加会试才成为进士,这在科举时代可以算是“大器晚成”而非“功名早达”。因此宋湘的求学经历和科举历程较为复杂,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简介:孔子思想的形成及来源,主要有政教合一、天人合一和儒道合一的三个方面.一、政教合一,对周公的推崇与效法.这里的政教合一,是指治理和教育相辅相成.西周时代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开创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就是周公.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孔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对周公的尊崇是真诚的,对周公的效法也是自然的.具体是:1、讲求礼法制度.现存的《周礼》一书,不一定都是周公所著,但周公对于制定周礼的贡献是无可质疑的.周公作了《尚书·立政》,表现其礼法思想.而孔子,其讲求礼法,或有更甚周公者.孔子曾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见孔子对周礼的遵从.景公曾问政孔子,孔子直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更有甚者,是孔子为曾子讲授的《孝经》(第四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