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玛格丽特·杜拉斯是一位多元文化孕育的女性知识分子,她出生在前法属殖民地印度支那,父母是法国人,有欧洲文化基因.她小时候经常颠沛于法国和印度各地,流散经历影响了她的文化观念.她说:“我在生活中不停行走,并对自己说:我,没有故乡.”在柬埔寨的五年对她的一生有着重要意义,她的少女时代在那里度过,在那里她结识了一个男人,这个人成了她小说中男性角色的原型,而且在那里她受到东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后来她定居巴黎.

  • 标签: 中的乞丐 乞丐形象 代言人杜拉斯
  • 简介:美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是西方20世纪中后期的一位集大成式的人物。中外学界只注意到了他早期的现象学文学观和中期的解构主义文学观,很少论及他后期的言语行为理论文学观。本文集中分析考察了他后期言语行为理论的文学本质观、结构观和批评观,并阐述了其理论贡献,填补了国内外米勒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空白点。

  • 标签: 希利斯·米勒 隐喻性 修辞性 阅读的伦理学
  • 简介:散文有自己的“磁场”,那就是一个散文家的血气和精神内核。在十五年的散文写作中,我的散文写作主要有四个维度,即以南方的小村枫林为出发点的乡村写作。以上饶市为中轴点的城市写作,以身体器官、疾病、情感为原点的生命意识写作,以江西横峰、福建武夷山南麓为皈依点的大自然写作。但主要以乡村写作为主。

  • 标签: 新散文 乡村写作 生命气场
  • 简介:在创作《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时,斯托帕不仅借用了《哈姆莱特》的人物和情节,还以《哈姆莱特》结尾的一句话命名自己的剧作,因而,《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与《哈姆莱特》的互文性是人们研究的焦点,不过很少有人深入探讨此剧的标题。本文以热奈特的文性理论为依据,分析该剧标题的功能,阐释这一标题与《哈姆莱特》和《等待戈多》的关联,揭示这个标题引领人们进入斯托帕戏剧世界的独特作用。

  • 标签: 《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 副文本 标题功能
  • 简介:要厘断传记文学内部的盘根错节并非易事.本文将从具体的文本入手,从学理上阐述自传事实、传记事实和历史事实之间复杂的叠合关系.事实的三要素是理解传记文学的一条关键原则,但在自传的叙述里,自传作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哲学理念和美学思想来重演飘逝的自我.

  • 标签: 叙述 传记文学 自传 阐述 文本 哲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