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9 个结果
  • 简介:鲁迅与周作人早年人生道路的选择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是紧密相关的,兄弟二人共同选择了文学救国的道路,他们相信文学能改变国民精神,译介国外先进的文学思想、文学创作,抨击中国落后的传统观念,将自己的人生与国家民族的事业相关联,表现出爱国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和责任。

  • 标签: 鲁迅 周作人 文学救国 人生道路 人性
  • 简介: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作为一个文学家而存在的,相比之下,鲁迅在思想上的建树却并没有被充分地挖掘与肯定。我们仔细研读鲁迅“弃医从文”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鲁迅是先成为思想家然后才成为文学家的。

  • 标签: “立人”思想 左翼文学思潮 鲁迅 观照 弃医从文 文学家
  • 简介:索尔·贝娄的小说《赫索格》中的主人翁摩西·赫索格是个善于思辨的美国犹太人。出于对犹太文化的坚守和对个人正义和社会正义的渴求,时政、伦理、宗教、哲学、军事和天文地理在其思想王国里自由驰骋,突显了作家贝娄希求文学能反作用于社会和倡导发挥文学的道德作用的主观倾向。在贝娄的笔下,摩西·赫索格成为"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思想的自由和正义的行为是他的终极追求。

  • 标签: 赫索格 思想 自由
  • 简介:一、文本的“快感”从关注作者意图到重视作品本身,是20世纪西方文论最显著的变化。而在20世纪末,作为重要流派的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的继续和变体),为文论在21世纪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读者批评。

  • 标签: 后结构主义理论 快感 巴特 罗兰 西方文论 20世纪
  • 简介:中国共产党的戏曲政策在民族民主革命时期曾发挥巨大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党对戏曲政策更加重视,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7月17日下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52号),“52号文件”为戏曲传承发展出台了21条政策措施,此文件的出台,是继1951年“五五指示”以来的又一次从国家层面出台的专门针对戏曲发展的文件。

  • 标签: 戏曲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政策 民主革命时期 国务院办公厅 传承发展
  • 简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其小说《羚羊与秧鸡》中,通过叙述者"雪人"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人类主体性的不断膨胀,随着"秧鸡"毁灭人类与造人计划的实现到达顶点而沦于瓦解,劫后余生的"雪人"在当下的遭遇是对人类沙文主义的反讽与解构。作品体现了作者的生态整体观。

  • 标签: 主体 人类沙文主义 《羚羊与秧鸡》 解构 生态整体观
  • 简介:汪曾祺是较早意识到要把现代创作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作家,但他很快放弃了这一种实验。究竟是什么促使汪曾祺发生了一个转变?虽然他一直在表明他对现代主义的态度,但那态度的背后实际上是更为坚执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而这样的认同必然会影响到他对现代主义的接受方式。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主义 汪曾祺 春林 接受方式 创作
  • 简介:在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史上,首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地应用于文学领域,为英国传统的确立开辟新的生长点的是考德威尔。其后,经过汤普森、雷蒙·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理查德·霍加特、特里·伊格尔顿、佩里·安德森等理论家的努力,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英国 20世纪 马克思主义理论 悲剧 文学批评史
  • 简介:文学作为社会思想意识的呈现,不应该也不能够脱离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而构成文学的社会环境的核心,则是社会政治环境。换句话说,政治的主题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文学的主题。作为一个承载一定思想意识的载体,文学必然深受政治的影响。文学的政治维度,来自于文学与政治这种互相影响的关系——主要是政治对于文学的影响。文学与政治存在一定的张力,这是事实;更为现实的是,政治对于文学起着支配和调适的作用。

  • 标签: 文学与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政治维度 社会思想意识 社会政治环境 社会环境
  • 简介:马克思主义者往往忽视形式研究的重要性,而杰姆逊教授却认为形式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尤为重要,并且用“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来概括他的学术研究。因此,笔者以此为主题,围绕他学术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对杰姆逊教授进行了访谈,以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美学研究有所借鉴和启发。

  • 标签: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 马克思主义 形式
  • 简介:稍有理论敏感的人都会发现,在21世纪的这最初几年,文学批评界讨论得最多的不再是文学与形式的关系,而是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无论是反思“纯文学”、辨析“文学性”,还是重提文学的“人民性”,它们背后都有相同或相似的理论关注点,即对1990年代后当代文学现实性的不足及文学精神的逐渐衰落进行深度思考,其中,现实主义理论被再次关注。相当多的核心期刊专门探讨“现实主义传统失落”或“现实如何重新主义”等问题,这些论文针对当代文学创作中所暴露的具体问题,分析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并希望以此作为使文学重返现实的途径。可以说,“重返现实主义”正在形成强大的理论呼唤,对当下的文学批评格局和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在某些批评者的文章中,“现实主义”被约等于“关注现实”,而非一种美学理论;在另外一些论者那里,现实主义则几乎成为一个道德问题。同时,也有学者或作家对这一理论现象并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是毫无意义的复古或对文学本质的悖反。在此意义上,本文将对“重返现实主义”的理论背景,所面临的美学困境及所隐含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作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 标签: 现实主义理论 当代文学 现实主义传统 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美学理论
  • 简介:本文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解读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著作《红字》中女主人公海斯特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并利用德裔美籍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的理论,来剖析海斯特在与清教社会抗争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历程

  • 标签: 海斯特·白兰 女权主义 自由 叛逆精神
  • 简介: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提倡以政治小说为主体的政治写作。他说:“政治小说之体,自泰西人始也。……在昔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历,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于是彼中辍学之子,黉塾之暇,手之口之下而兵丁、而市侩、而农氓、而工匠、而车夫马卒、而妇女、而童孺,靡不手之口之。往往每一书出,而全国之议沦为之一变。彼美、英、德、法、奥、

  • 标签: 政治小说 现实精神 写作 张平 义理 社会
  • 简介:近年,国内学界探讨解构主义的成果虽然很多,但由于大部分停留在理论阐释的层面上,而未深入探讨它的批评实践活动和批评成果,因而对解构主义批评的阐发还不够深入透彻。鉴于此,本文转换视角,从对解构主义批评的一项代表性成果即希利斯·米勒的《小说和重复》以及其中对《德伯家的苔丝》的解读入手对解构主义批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讨。文章首先通过分析《小说和重复》中的关键词“重复”阐述了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理路方法及其洞见和盲区,接着介绍了米勒对《德伯家的苔丝》的解构主义解读,阐述了它的显著成就和严重缺陷,最后引入了一种解解构主义批评的解读,借之批评了解构主义的批评方法。

  • 标签: 重复 异质性《德伯家的苔丝》 话语模式
  • 简介:曾国藩诗歌继承了自《诗经》以来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他是中国近代现实主义诗人的里程碑征,他的诗歌创作与他经世致用的新儒学是互相呼应的。诗歌不离开时代,离不开人民,体现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就是曾国藩诗歌的艺术价值。

  • 标签: 曾国藩 诗歌 现实主义
  • 简介:忽然来谈文学教育,自觉十分僭越。我缺乏谈这问题的资本,既不具备理性的文科教育的知识,也没有身历的实际体验。我没有受过正规有序的学校教育。说来可怜,只插班读过一个学期的初中和一个学期的高中,而且心不在焉地读得很呀呀呜。我是从家塾和自学求取知识的,是未经“三考出身”的野路子。所谓家塾,不是旧式培养蒙童的规模颇像学校的私塾,

  • 标签: 文学教育 文科教育 学校教育 知识 高中 自学
  • 简介:研究中国当代文艺现状,现代性、后现代性等西方舶来的术语似乎无从回避,但倘若将其原封不动地照搬至中国文艺实践,有效性很是值得怀疑:它们是否真的适用于中国语境,是否是借西方话语强权对中国艺术现状进行“强制阐释”,对中国学者而言,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装置艺术 现代主义 个案 陈箴 后现代性
  • 简介:九十年代以前,学界大体认王元化是学贯中西的文艺理论家。然学界大多忽略,真正纵贯王元化文论演化七十年的思辨方法,是源自前苏联的"日丹诺夫主义"。王元化撰于1939-1940年的《鲁迅与尼采》、《现实主义论》证明"日丹诺夫主义"是其初述文论的理论基点。以1943年为时间起点的"第一次反思",表明王元化开始质疑"日丹诺夫主义"有掩抑作家人格力量之嫌,但并未提升到方法论水平去否定"日丹诺夫主义",这就为其六十年代撰《文心雕龙创作论》时全线复活"日丹诺夫主义"埋下伏笔。1976年王元化从黑格尔美学觅得"知性不能把握美"与"情志"两大命题,本可在理论上一举掀翻"日丹诺夫主义"的文艺"本质论"和文艺"功能论",从而成为改写中国现代文论史进程的领军人物,但因其当年受囿于"日丹诺夫主义"的那块反映论哲学短板,故痛失历史机遇。

  • 标签: 王元化 文论方法 演化 日丹诺夫主义
  • 简介:本文立论的出发点是马克思按生产方式划分的历史阶段划分法与福柯的认识论分期法下的知识型阶段的综合,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杰姆逊有关意识形态要素的论述。杰姆逊可见的理论弱点是,对于那些若非乌托邦也起码是积极的元素未加论述,而这些元素或许对解构或拆解历史进程中的意识形态要素具有工具价值。本文进而提出,其未加论述之理论进途或许能成为既是超认知的又是超历史的具体的普遍。我们有理由认为要在中国语言与哲学传统内部寻求具体的普遍。本文所基的理由包括本雅明“意象辩证法”的观念构想,最终落实到作为中国理想的“和”的概念。这一运思带来一个饶有趣味的论点。当代中国官方思维和宣传中的“和”正是意识形态要素的典范。本文认为这绝非巧合,反而能打开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批判性讨论。目前,意识形态要素可说是正在一个新转向的边缘,这样的讨论尤其能触及当前的意识形态要素。

  • 标签: 马克思主义阐释学 辩证法 历史主义 认识论
  • 简介:考察后“文革”期的视点本次考察,我想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作为一个日本研究者,怎样看“后(post)文革”期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以作为“后文革”期关键词之一的“现代(modern)”或现代主义(modernism)、“后现代(post-modern)”或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为中心来进行思考。最近流行一种说法:新时期(文学)已经结束了,现在是后新时期(文学)了。众所

  • 标签: 现代主义 “后现代” “误读” 文学观念 西方现代派 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