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中非联系的日益紧密,中国以文化元素促进中非关系交融的进程,孔子学院就是阐释中国文化最合适的一个载体。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的代表人,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也是中周国家软实力中的无价之宝。许多非洲国家热切希望更广泛地推广汉语教学,孔子学院在非洲的发展非常迅速。孔子学院的共建模式推动了中国高校与世界各国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孔子学院与所在高校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
简介:著名的阿尔巴特大街是莫斯科文化气息最为浓郁的街区之一。除了鳞次栉比的剧院、博物馆、古董店、特色餐厅和成群的街头画家,这条精彩的老街最近又多了一个新看点——一家专门经营中国主题图书的书店。这家书店的开业为中俄人文交流又打开了一扇窗。
简介:作为“感知中国·土耳其行”活动组成部分的中国美食节继先后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希尔顿酒店和中餐馆举办两场后,20日晚又走进了著名学府一中东技术大学,受到该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下面请听本台驻土耳其记者侯一冰发回的详细报道。
简介:“欧洲在中国”是由欧洲汉学会发起的汉学研究小组,其最初目的是研究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主要从中文文献出发,着重研究中国人对西方宗教和文化的反应,1990年成立这个小组,1991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届、1993年在罗马召开了第二届国傺会议,论文集已先后出版。
简介:7月31日,在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的协助下,100名匈牙利中学生及带队教师来到北京,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汉语桥——匈牙利中学生夏令营”之旅。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匈牙利布达佩斯、塞格德、米什科尔茨、埃格尔、佩奇、博尼哈德6个城市的10所学校,其中8所是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在匈牙利的汉语教学点。
简介: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于1987年12月1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了社会语言学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7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共提交论文77篇。会议由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陈原同志主持,许国璋、王均、曹先擢、侯精一、胡明扬、徐思益等同志到会并讲了话,陈章太同志作了总结发言。陈原同志在开幕词中指出,这次会议是中国社会语言学界的第一次集会,是研究社会语言学如何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盛会。
简介:“武汉好大好热闹!高中毕业后我想到中国读大学!”昨日,韩国清州凤鸣高等学校女生徐仁惠,和13名韩国同学一起在武汉实验学校参加联欢会。在武汉度过的一周成为他们难忘的记忆。
简介:应中国国家汉语办公室邀请,南加州华裔教育行政人员日前受邀赴中国访问回美后,对中国积极推广汉语教育印象深刻。
简介: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12时34分报道,目前世界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为了更好地推广汉语文化,中国也正在积极的推广汉语教学,已经在世界8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68所孔子学院和71个孔子课堂。最近美国《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关注汉语教学”的专题报道。今日在线主编、新华社外事采访中心外事室主任钱彤,为您解读。
简介:《马氏文通·虚字卷之九》首次明确规定了"助字"的定义和范围,大体道出了汉语助字的语法作用。本文以《马氏文通》"助字"理论为研究对象,穷尽性分析其对中国古代语法思想的继承之处。
简介:12月11日,尽管多次在大型活动上观看过杨希龙的武术表演,当第一次近距离坐在他面前时,你依然会不得不对他的“中国味”表示惊叹。如果只听他讲话,看他灵巧地用筷子,你会肯定地说:“这是位地道的中国人”。1980年出生的杨希龙成长在一个热爱东方文化的希腊家庭。
简介:文化是人类长久积累沉淀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元素在现代工业设计中运用。在工业设计中,文化更具有地域性,生动体现了一个地方和民族的文化观念。这种形象的表达,体现了中国传统元素的丰富性、复杂性,更具有传承性,能够促进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简介:在第68届法兰克福书展4号馆中国图书展区,现年60岁的印度图书出版人莫汉·加尔西与助手仔细翻阅着书架上的各类中国图书,不时面露喜色,并如老友重逢般与中国出版商代表热情交流。“每年参加法兰克福书展都会收获与中国有关的新图书、新思想,”加尔西高兴地对记者说,“这次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达成合作意向,将把一批中国图书翻译成英语、印地语等推广到印度。”
简介: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承办,商务印书馆和语文出版社协办的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于2004年10月15-17日在广西桂林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提交论文近百篇。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训诂学与古汉语词汇;训诂学与文言文教学。
简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域外的中国学或者汉学的介绍和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术重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翻译中,西方汉学家的翻译成果与问题是我们今天开展中译外工作必须面对的。但如何评判西方的职业汉学家及其中国典籍翻译工作,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认识。当然,作为学术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是很自然的。笔者希望面对这些争论和不同看法,与诸君交换意见。
简介:意境是一种主观情感和客观情感相互交融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能够陶冶情操,使读者或者作者沉浸在想象中空间里的一种情景,是虚实相结合的。在中国的文学宝库中意境的运用一直是诗人词人所追求的一种表达效果和表达手法。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文人更注重自己作品中的意境美和已经带来的情感上的愉悦,这已经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标志。那么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意境的特征有哪些?本文就将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
简介:2010年11月5日-8日,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在武夷山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秘书处、厦门大学中文系、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联合主办。
简介:亚洲印刷技术向西方的传播,这是一个中国史学家时常提及的问题。而在西方,不仅印刷史专家对此有兴趣,汉学家也欲一探究竟。然而,前者为语言障碍所苦,后者却有技术障碍无法逾越。於是从整体情形来看,西方人对此不是保持审慎的缄默,就是流於一般性的议论。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推进传统文化的当代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器物"、"精神"、"技艺"、"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符号"等五个层面协同推进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与非洲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以孔子学院为例
首家中国主题书店落户莫斯科 上架一万多种图书
中国美食走进土耳其高校,与当地学生亲密接触
第三届“欧洲在中国”国际会议简介
匈牙利中学生参与汉语桥夏令营体验现代中国
慕尼黑孔子课堂参加奥格斯堡市《体验中国日》活动
中国社会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
学4年汉语爱吃热干面,韩国女想到中国读大学
美国南加州教育访问团:中国积极推广汉语教育
美刊关注全球中文热潮,中国汉语教学前景广阔
《马氏文通》“助字”理论对中国古代语法思想的继承
来自希腊的中国女婿学拳记:为习武来华学中文
浅析工业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元素设计的应用
法兰克福书展闭幕 中国出版物受青睐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举行
关于西方汉学家中国典籍翻译的几点认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存在的意境特征研究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召开2010年学术年会
中国印刷术传入西方了吗?——学术动态一则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创新应把握的五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