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学在线精品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生152名,双盲、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一般组和研究组,每组76名。一般组:常规妇产科理论教学;研究组:在线精品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出科成绩及研究组学生的学习情况。结果:研究组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92.66±4.29)分高于一般组的(90.11±6.94)分,期末考试成绩(71.89±7.99)分高于一般组的(67.14±10.77)分(P<0.05),研究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结论:在妇产科学融入信息技术方法,可形成在线精品课程模式,实现了线上在线教育与线下临床教育的有机统一,可凸显出本课程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出科成绩及学习兴趣,值得推广。
简介: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经历是其大学就读经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大学生信息技术经历的现状及其对学业结果的促进效果,是探究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通过对中国南京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课题组发现,南京大学样本的信息技术经历的性别差异、家庭背景差异、生源地差异、年级差异、学科差异等都非常显著,首尔大学样本除了在年级和学科等因素上存在个别指标(即信息技术使用状况)的差异之外,在其他所有背景因素上都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回归分析则表明,中韩本科生的"信息技术使用状况"和"信息技术使用的积极意向"都会对各种学术性学习结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信息技术使用的消极意向"均不会对各种学术性学习结果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定量分析和定性访谈的基础上,课题组认为,关注对弱势群体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经历、意向和能力的支持和帮助;关注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改革刚性的教学评价制度,发挥信息技术真正支持教学的潜力;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特别是学术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交流能力)纳入到培养目标和考评体系中来等四个方面,是改进本科生信息技术经历、提升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实践策略。
简介: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阶段。针对城乡不均衡的现状,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绩效评估如何能够在横向上体现差异,又能在纵向上促进其发展,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教师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主体对象之一,是评估难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若干学者对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模型及指标的阐述,就成江荣、解月光撰写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一文提到的对教师进行评估的指标及评价标准,分析其信度和效度,得出在对教师进行信息化应用评价时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以“教师人”这个行为主体对信息化应用业绩与信息化应用行为进行评价等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