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21世纪朝着我们走来。我们正站在世纪之交的转换点上,思考着昨天和今天,思考着未来。即将过去的20世纪,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充满激荡和巨大变革。伴随鸦片战争的烟火西学东渐,十月革命的炮声又送来马克思主义,伟大的五四运动点燃了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的篝火,中国新闻学和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在救亡图存的觉醒中诞生。历时八年的全民抗战,以空前的规模,动员和组织了广大人民群众,推动新文化的大普及,共产党领导的报刊遍及抗日前线和敌后,甩崭新的理论和实践,实现了新闻事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建国以后的年月,面对社会主义建设,阶级斗争持续不断,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党委机关报为中心、高度集中统一、以政治宣传为主要功能的办报体系,我国新闻事业既向前发展,又带有很大局限性,处于比较保守、封闭的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拨乱反正,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简介:每年一次的政协全会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其走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作为四川省政协的机关报,向省内各族各界干部群众全面报道和展示全会信息、动态、风采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元月召开的四川省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是世纪之交和新千年来临之际的一次盛会,又恰逢国家西部大开发正式实施,新省委书记和新省长上任,热点多、难点多、兴奋点更多,人们有期盼,有猜测,甚至也有牢骚和疑问。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我们群策群力、提前准备、周密策划、合理安排、精心采编、调整出版日期、及时分发邮送,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全会的宣传报道任务,得到了省政协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抓住中心,
简介:本文以文献分析和口述史访谈为研究方法,以文化研究理论为分析工具,旨在探讨20世G80年代的中国媒体如何将电视呈现为富裕的现代生活和较高社会地位的象征,以及在谁拥有电视这一问题上媒体所赋予电视的理想化涵义。具体而言,本文分析其他媒介形态,主要是印刷媒介,如何让电视传播一种与人们的经济和政治现实相去较远的“新”文化价值——迈入现代化和变得富裕。实际上,电视所象征的内容源自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电视在本质上类似于其它现代技术产品,因为它对中国人的现代化未来作出了同其它现代技术产品一样的承诺。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紧密结合激发了中国人拥有电视,然后通过他们观看的节目为其提供现代化的信息。尽管拥有电视不能证明人们生活富裕或现代化,但是它为人们学习或模仿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创造了一条路径。这种学习或模仿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发生,并同政府的意识形态宣传一道,在多个维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电视的普及首先由政府政策发起,电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复杂而有趣的现象。这种现象展示了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大环境如何使电视观看活动成为可能,电视如何与人的能动性相互作用,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如何成为由西方技术和文化塑造的现代化的合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