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九五”期间,全省流通产业的广大干部职工,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流通强省的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商品流通产业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对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拉支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到1999年末,全省商品流通产业的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的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13.8%(“八五”期末为12.1%),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实现了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性跨越;商品流通产业税收实现63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的16.3%。成为我省税收收入的第二财源,全省商品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38.4%。位居第三产业之首,从业人员已达400多万人,占第三产业的60%,五年期间吸纳就业人员150万人,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行业,流通产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型支柱产业之一,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标志:一是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二是可供商品丰富多彩,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三是多种经济成份发展迅速,流通主体呈多元格局,四是营销方式不断创新,新型业态长足发展。五是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流通网络初具规模。六是流通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国有商业实力不断增强,七是食品“放心工程”取得成效,流通加工业势头看好,八是餐饮服务业蓬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生活需求。

  • 标签: 辽宁 十五计划 流动业 发展 对策
  • 简介:可比性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旨在帮助信息使用者理解和比较不同会计主体信息的异同,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不同于已有研究,本文把公司报告动机纳入分析框架,考察市场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定价,以评价可比性带来的经济收益和成本。本文以2007—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当公司具有报告较高信息含量会计信息的动机时,"实质"可比性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的现金持有市场价值;当公司具有报告较低信息含量会计信息的动机时,"名义"可比性的提高反而会显著降低公司的现金持有市场价值。在使用公司固定效应方法和工具变量方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并排除其他替代性解释后,本文研究发现依然成立。本文结果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会计信息可比性带来的经济收益和成本。

  • 标签: 会计信息可比性 报告动机 现金持有市场价值
  • 简介:文章以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支付水平呈现稳健的负相关性,即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上市公司越不倾向发放现金股利且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多元化经营通过加剧公司融资约束进而减少了现金股利发放,法治环境和金融发展有效缓解了多元化经营与现金股利的负相关性。

  • 标签: 多元化经营 现金股利政策 代理冲突 融资约束
  • 简介:众所周知,赊销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主要的交易形式,在赊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现金折扣(CashDiscounts)。在西方财务会计中对于现金折扣的处理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和英国。本文通过介绍了美英两国关于现金折扣处理的方法,通过对比找到不同方法的异同点,对西方财务会计中关于现金折扣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标签: 现金折扣 会计处理方法 对比 市场经济国家 财务会计 交易形式
  • 简介:国内学界对流通产业安全的关注相对较少,而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外资商业竞争对中国流通产业的冲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南京审计大学李陈华教授敏锐地意识到潜在的流通安全问题,依托其主持的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经过数年的深入研究,201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外资商业竞争与中国流通产业安全研究》,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流通产业 商业竞争 安全研究 经济学研究 外资
  • 简介: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二元Logit离散选择模型和Tobit模型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两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相比,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且现金股利支付率更高。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主要是受到股权分置改革及中国证监会2008年和2013年相继出台的两个有关加强现金分红规范性和透明度规定的重要影响。

  • 标签: 管理者过度自信 上市公司 现金股利政策 股权分置改革
  • 简介:本文从对净利润和溢余现金的比较入手,说明溢余现金较净利润的先进性,同时探讨溢余现金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该概念提出的意义。

  • 标签: 净利润 溢余现金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 简介:随着大量限售股的陆续解禁,我国证券市场逐渐步入“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的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其利益与二级市场股价开始联动,而大股东的侵害行为也随之发生嬗变。由原来的“隧道挖掘”行为,变为全流通后二级市场新的操纵行为。文章据此变化对全流通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新的利益博弈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 标签: 全流通 大股东 中小股东 利益博弈
  • 简介:本文以沪深上市公司2004~2009年数据为基础,利用知情交易概率作为信息不对称代理变量,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和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呈显著负相关,并支持自由现金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投资者越没有能力去监督和约束管理者利用现金谋求私利的行为。

  • 标签: 信息不对称 知情交易概率 现金持有
  • 简介:鞍山市的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起步比较早,从2002年开始,历时一年多时间,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于2003年4月6日以鞍政发【2003】9号文件正式颁布实施.成为全国地级市率先完成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的城市,得到了省商业厅和国家商务部的充分肯定。我们在编制商业网点规划中的主要作法和体会是。

  • 标签: 鞍山市 商业网点规划 商品流通业 市场秩序 商业布局 配套设施
  • 简介: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为背景,选择现金股利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是否还存在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输送的行为。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大股东仍然依靠控股优势通过派发现金股利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第二至第十大股东尚不能够对第一大股东形成有效的制衡。

  • 标签: 现金股利 大股东利益输送 股权结构 股权分置改革
  • 简介:以2010~2015年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财务报告可靠性与现金股利、投资规模间存在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在国有上市公司中,现金股利对投资的抑制程度要低于非国有企业,这与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制度及外部环境相关。为了稀释现金股利对投资产生的抑制影响,引入财务报告质量这一参数,由最终的分析结果可知,可靠性较高的财务报告对现金股利与投资之间的抑制关系具有稀释或缓解作用。此外,在分组研究中引入成长性这一重要参数,结果表明,成长性能优异的企业,高质量财务报告所表现出的这一稀释或缓解作用更为突出。

  • 标签: 财务报告 现金股利水平 投资规模 相关性
  • 简介:为解决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问题,中国政府于2005年起实施了一场改革(亦即股权分置改革),以使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能够上市流通。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多少股改对价,以往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基金)持股比例越高,股改对价越低,也就是说,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和非流通控股股东“合谋”,以制定一个对流通股股东较低的股改对价(Chenefa1.,2011;Firtheta1.,2010)。本文进一步拓展这一研究,旨在考察基金治理是否能够缓解基金管理者与非流通控股股东的“合谋”问题。我们的研究发现,开放式基金和外资背景的基金与非流通控股股东“合谋”的可能性更低,而机构持有份额比例较高的基金则更有可能和非流通控股股东发生“合谋”。

  • 标签: 基金治理 股改对价 股权分置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