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当我在八十年代初由北京大学选派接受联合国人口基金的奖学金到美国攻读人口学的时候,我一心想的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大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多又增长快,解决之途就是通过降低生育率减少人口增长。为此,我用心研读各种关于生育问题的理论、学说和方法以加强自己对生育问题的认识。尽管我打算以中国生育问题作博士论文并没有如愿,中国生育率下降还是成为我在国内外发表的第一篇人口学论文的主题。
简介:文章对现阶段我国如何稳定低生育率、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优化人口结构、迎接老龄化社会的挑战等问题提出了三点对策措施,即:建立完善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宏观调控体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
简介:<正>改革开放给城乡经济带来蓬勃生机,使人们的劳动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给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怎样使宣传教育工作适应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简介:近年来,性病已成为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患者常因害怕社会及家人的歧视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以致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有效抗菌和对症治疗的同时,应针对性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及性健康教育。
简介:最近,温州市计生委组织专题调研组,就计生宣传教育和技术服务两个方面,了解基层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探讨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并对如何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优化科技服务,提高工作水平对各县(市、区)开展了一次深入的调研活动,报告如下。
简介:
简介:乡一城人口转移作为城市化过程,总体上有利于生育率下降或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但是,由于乡一城转移人口的生育率水平具有既不同于城也有别于乡的差别特征,因此这种转移对城乡生育率的变化必然产生一定的差别效应。通常认为,乡一城转移人口的生育率水平介于城乡之间,即低于乡而高于城。但是,有关研究认为,我国乡一城迁移流动人口的生育率水平已经转变为低于城市。对此,很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城乡生育率的变化和区域差异,然后对乡一城转移人口的总和生育率进行尝试性的推算,最后聚焦讨论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流动性问题。
简介: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数据,利用线性概率模型及Logit和Probit模型检验了老年照护对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制约作用,并进行分样本回归,进一步论证了村里提供的老年照护公共服务在缓解这一制约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上述发现意味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当前仍然存在大量可以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劳动力,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将该部分劳动力释放出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劳动力相对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简介:自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但是伴随而来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衡量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然后利用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6)实证分析了大众化进程对高校毕业生的工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工资优势正逐步缩减。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客观需要,因此有必要从各方面着手,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改善毕业生就业状况,确保大众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简介:一、实施优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随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村民自治、依法管理等工作也初见成效。2000年10月开始,玉环县在84个村逐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无论是与上级的要求,还是与群众的需求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简介:<正>我们黄华塘居委会隶属广州市东山区大东街办事处,辖内有居民589户,2106人,其中育龄夫妇387对,774人,占总人口的36·7%。自1989年以来,已连续3年被评为区、市的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去年,我们按照省、市、区、街计生委(办)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创计划生育“五好居委会”活动,并把这一活动当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加强基层建设,强化基层管理的一项重要事情来抓。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项工作:
简介: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课题组通过对不同城市的14家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采取半结构访谈的方式获取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在医养结合方面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并运用Nvivo11.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选址、规模及功能定位的养老机构对医养结合模式的偏好不同。因此,本文建议做强社区医疗;鼓励社区医疗与养老整合的制度创新;细化以养融医医保支付的项目清单;养老院+医院模式应将医院的诊疗模式转变为以慢病管理、健康数据管理为重点的医养融合模式。
简介:本文使用广州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女性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状况.分析发现不同户口性质的女性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低于同类型的男性人口.不同流动原因的女性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差异较大.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越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签订劳动合同的、已婚的女性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可能性更大,单位类型对其参保也有显著但复杂的影响.文章认为需要从制度、市场和文化的角度继续展开研究讨论.
简介:婚姻迁移是人口迁移的一个方面,且增多趋势愈见明显。动机研究是人口迁移相对集中的关注问题。但是关于以迁入地为基点对婚姻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相对较少。本文试图以某地区为例,研究其外来人口中婚姻迁移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户籍、经济、就业和城市适应五大因素,并引入logistic模型对测量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因素对婚姻迁移的贡献最大,除了就业因素外,其他因素的贡献相似。尤其指出的是随着外来人口的城市适应程度提高,婚姻迁移的可能性将会增加。由此说明,外来人口城市生活的再社会化程度将为他们的社会融合奠定基础。
简介: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索性分析了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健康不平等的两个中介机制--健康预防机制和健康恢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健康预防机制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生活方式,进而影响自评健康水平的假设得到部分验证,其中营养水平的中介效应得到验证;健康恢复机制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医疗保健能力,进而影响自评健康水平的假设得到部分验证,其中医疗保健支付能力的中介效应得到证明。最后,分析发现,"看病贵"比"看病难"更能影响民众的健康状况。
简介: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刘铮教授,于1988年12月24日;在广东省肇庆市人口学会1988年年会暨成立五周年纪念专题讨论会上发表讲话,颇富启发性,有助于开展人口学研究,现我刊摘要发表。
简介: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乡镇计生服务站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五大功能。
简介:一般而言在计生工作中,工作水平越高,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运作成本也越高。如何降低计划生育运作成本,解决提高工作水平和经费投入之间的矛盾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简介: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独生子女家庭,目前已占我国育龄夫妇家庭的五分之二左右。大中城市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已占95%以上,我国的小学和初中已成为独生子女的世界。在继续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基础教育的对象,基本上是独生子女,这不仅在我国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各国教育史上也属罕见。
简介: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仅用30年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生育率迅速下降是政策力、经济力、文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文化力对生育率的下降起着推动力、导向力、凝聚力和鼓舞力的作用.在文化力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中国城乡育龄夫妇生育观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且这种变化还远没有完成.
我对出生性别比问题的认识
缓解我国现阶段人口问题的对策探讨
我们是怎样提高计生宣传工作效益的
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关于计生科技宣教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浅谈评价计划生育工作的统计指标问题
乡-城转移人口的生育率水平问题
老年照护对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工资影响研究
基层开展优质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创计生“五好”居委会的体会
养老机构选址、规模及功能定位对医养结合 模式选择的影响——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女性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基于广州市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外来人口婚姻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珠三角某地区为例
不平等的再生产:从社会经济地位到健康不平等——基于CFPS2010的实证分析
开展人口学的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
关于乡镇计生服务站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降低政府计划生育运作成本的设想
浅谈独生子女的品德特点及其教育
文化力对中国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