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受动性"概念是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这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受动性是的本质属性之一,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按的意义来理解的受动性,就是的"自我享受"。马克思为什么这样表达呢?这与费尔巴哈的受动性概念是本质不同的,马克思的受动性是包含着的能动性的一种发展自身、以自身为基础的自我享受,这种自我享受是的本质需要,是人在自我"激情"的驱使下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的自我需要,是通过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而得到的一种自我满足。因此,受动性也是在的享受过程中的感性需要。

  • 标签: 感性 对象性 自我享受 受动性
  • 简介:针对的本质问题,马克思先后提到过两种有代表性的论断:的本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本文认为,这二者是根本不同的:前者回答的是个人何以成为""而不致沦为"非人"的问题.它的核心思想是类本质的对象化和实现;后者回答的是个人何以在历史中成为其自身的问题,它的核心思想是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和历史的,随着个人历史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关系范畴具有十分重要的哲学史意义:其一,它促成个人概念在哲学上的提出;其二,它在主体-客体的模式之外提供了主体-主体的全新模式。

  • 标签: 马克思 人的本质 思想转变
  • 简介: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新世纪里,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改革,使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因而,对我国对外开放的有关理论与实践进行再认识,是有必要的。

  • 标签: 党的三代领导人 中国 新阶段 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 再认识
  • 简介: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之一的刘少奇,曾于1950到1957年期间分管共青团的工作,他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虽然这段时间不算长,但他就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作了大量的论述,尤其对青年的成长目标提出了设想。而这些设想,与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接班的培养要求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这样说,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扬。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刘少奇 青年 社会主义接班人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培养、怎样培养和培养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战略意义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伟大事业的推进、伟大梦想的实现,也事关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基本内涵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在培养路径上?要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坚持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标签: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战略意义 基本内涵 培养路径
  • 简介:的本质问题作为人学探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建构科学的人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与关键。但是直到马克思才第一次对之作了科学界定,从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文本中可以梳理出他对的本质的四个经典提法,将之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的相关思想进了比较阐发,从而彰显马克思所实现的超越与变革意义,其致思的路径仍是推动目前学界继续努力与深化探讨此一问题的基本方向。

  • 标签: 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 存在主义 致思路径
  • 简介:马克思主义在社会进步和的全面解放等问题上有着比以往资产阶级学说更为科学的界说,人在自由平等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所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默多克以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西方社会的地位和尊严问题,他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重新思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身份和文化权力问题,揭示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性。仅仅实现肉体的解放还不是的解放的最终目的,精神的解放,思想文化的解放才是实现的自由自觉发展的必然要求。

  • 标签: 文化权力 精神解放 社会进步
  • 简介: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不足"等问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程组多年以来积极探索"导客为主"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实效性。"导客为主"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以教导学、化教为学;基本理念是教师实现"四个转变",即自觉地由"讲授者"向"引导者"转变,引导教学活动的中心由"教师如何教"向"学生如何学"转变,引导学生由"教学对象"向"教学主体"转变,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实施方法是从"听、说、读、写、行"五个方面设置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动耳""动口""动目""动手""动足",其关键是进行考核方式改革。

  • 标签: 思想政治理论课 “导客为主” “主动性学习” “化目为手” 实效性
  • 简介:八大前后,毛泽东和第一代党的领导围绕"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以苏为鉴",在探索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深刻地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 标签: 毛泽东 社会主义社会与矛盾 正确认识和处理
  • 简介: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派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旨在批判、改造和重建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体系,另辟实现的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其中,最具影响的莫过于赖希的微观革命论和性革命论、弗洛姆的社会性格革命论和爱的说教以及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他们着力于从的心理机制和性格结构出发去重塑人和社会,同时也并不否认经济变革和政治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尽管如此,由于他们把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心理特征,把心理层面的变革看作实现的自由和解放的根本内容,却无视经济政治条件和环境对一般(而非个别)心理问题的决定作用,从而颠倒了社会问题与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最终陷入了乌托邦式的解放幻象。

  • 标签: 精神分析学 人的自由和解放 抽象的人 解放幻象
  • 简介:为了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党的三代领导对现代化的战略步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最后终于形成了科学的、切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在今天.深入研究这一探索过程,对于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党的三代领导人 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探索 国家 现代化战略
  • 简介:本文运用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概念,分析英国两个后朋克乐队"四组"和"斯克利蒂·波利蒂"的反霸权的艺术实践过程。他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很有影响,但至今尚未得到充分的分析和讨论。文章首先总结乐队出现以及了解并熟悉霸权概念的历史条件,其次通过分析他们挑战政治与音乐主流观念的歌曲,考察两支乐队相关音乐实践的反霸权意义。文章还指出乐队在用作品表达激进性的同时也与当时的音乐产业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妥协。与此前研究不同的是,这篇文章没有局限在"基础/上层建筑"的静态模式,而是把乐队的作品置于音乐产业的发展轨迹中进行动态地讨论,深入地剖析了他们与社会现实互动的非常复杂又充满矛盾的过程。

  • 标签: 四人组 斯克利蒂·波利蒂 霸权 文化唯物主义
  • 简介:自1956年至2016年间,毛泽东在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时发表了重要文章;周恩来、彭真、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分别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120周年、130周年、140周年、150周年纪念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些文章和讲话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先生的真诚敬仰、高度评价和对其伟大事业的继承与发展。了解和研究这一方面的情况,有助于我们为争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接续前行。

  • 标签: 纪念 孙中山先生 诞辰 党和国家领导人 重要文章和讲话
  • 简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如何提高《概论》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如何增强《概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更好地完成“用科学的理论武装”的任务与目的?如何实现学生“真心喜欢”和“终身受益”的价值追求?针对这些问题与挑战,必须进行《概论》课的教学改革创新,

  • 标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新教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基础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 简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自2008年建院以来,一直致力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教改的一部分,经过课程组老师的不懈努力,在“因材施教”方面作出了形式各样的创新,效果良好,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各级教学主管部门的广泛认可与好评。“读历史,搞创作”这一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形式,历经多年发展,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授课创新机制。对这一授课形式进行教学法的回顾与整理,能够为进一步深化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思想政治理论课 艺术创作 “纲要”课
  • 简介:提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及其培养目标决定的;特殊地说,是提升中国未来承担更大国际责任所需要大规模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弥补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各自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两者的教育教学理念上存在反差的需要。两者'同向同行'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说,是不存在'价值中立'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而言,主动建构两者'同向同行'的可行路径,一是把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切入点,以找到两者'同向同行'的契合点;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互动,以共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发挥'协同效应'。

  • 标签: 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 同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