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新媒体的发展,大量用户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信息,网络事件成为了热门事件的主体。许多时候,1引发事件争议的并不仅仅是事实或者事件本身,随着公众情感的不断强化,评论区形成了强有力的情感支撑,引发了空前的舆论导向。对于评论情感研究的文章大多使用2机器学习进行文本情感分析,但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情感的多样性,机器对情感很难做出准确的分析,因此,本文将以人工判断的方式,从评论的情感强度看争议事件对舆论有怎样的导向作用。本次研究将以时下热门的“于欢案”以及“江歌案”为例,研究出一定时间内情感强度的变化趋势以及整体的舆论走向。因为争议事件具有冲突性、娱乐性、包容性三个特点,所以争议性事件出现后会激发公众对事件评论的好奇心,在观看评论的过程受到3群体极化的影响,关于争议事件的讨论迅速发酵,形成了舆论。4而对于引起争议的案件评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方便此后国家对于公众的舆论导向做出管理和监督,在不打消司法独立性,强制性的前提下兼顾公民对司法过程的监督权,尽可能使案件结果的公正合理。并且可以方便对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规范,避免媒体出案件进行不实报道,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素质。
简介:摘要公司法第16条规定由公司章程决定对外担保权限,允许公司自治。不同学者从不同方向对本条的定性和效力有无产生不同的学说。结合理论学说和司法实践,坚持商事规范利益平衡、尊重效率的基本原则,从类型、审查义务,恶意与否、无效等方面探讨对外效力。从公司章程意思自治的内涵、外延、界限,董监高的忠实义务探讨违反程序的内部责任。
简介:摘要:近三年来,受新冠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建筑行业企业面临经营困难,陆续有大型建筑企业面临或已进入破产清算、重整程序,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布的2023年2月数据为例,仅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期间全国建筑企业破产重整案件数量就高达98件。在承包人破产、发包人尚未向承包人足额支付工程价款的情形下,实际施工人是向承包人申报债权按破产程序清偿?还是直接起诉发包人要求支付工程款?本文列举近三年来司法案例裁判观点,就其能否要求发包人在欠付工程款范围内直接承担付款义务展开论述,以期为实际施工人提供一定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