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治疗组在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黄芪注射液,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替米沙坦,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结果:替米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尿蛋白,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治疗后有所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效降低尿蛋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患者均实行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之上,通过复方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无心律失常患者,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5.26%、10.53%,组间比较,P<0.05。结论AMI通过复方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联合使用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控制血压、低蛋白饮食基础下,治疗组30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2周前后肾功能、血常规、血流变指标、血浆内皮素(ET)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提高血红蛋白(Hb)水平(P<0.05),但两组相比较,治疗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当中,将垂体后叶注射液与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应用的具体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当中选择94例产后出血产妇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治疗的不同方案将其均分成常规组及改良组,常规组产妇接受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改良组产妇需要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结果改良组产妇接受治疗后的具体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用药后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产妇的数据在接受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产妇的治疗中,产妇同时接受垂体后叶注射液以及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较好,两药联用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建立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液拉曼光谱定性分析模型,通过优化谱段和预处理方法建立的模型预测能力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检验快速准确,结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肠道感染治疗中应用依替米星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用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肠道感染患者,抽取时间区间段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以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对比组(n=44)和观察组(n=44),对比组实施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依替米星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及消失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及消失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比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对比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依替米星及左氧氟沙星两种药物在急性肠道感染中的应用,前者效果更为理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