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红细胞检验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病情实施诊断和对治疗效果实施评价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Ⅱ级心力衰竭、Ⅲ级心力衰竭、Ⅳ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各43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43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甲组、乙组、丙组、对照组。对四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水平进行检验,并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甲乙丙三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丙组患者的红细胞水平明显高于甲乙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乙组患者的红细胞水平明显高于甲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患者其红细胞水平会明显高于正常人,且该指标会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呈现进一步异常升高的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接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心功能将其分为3组,分别Ⅱ组、Ⅲ组和Ⅳ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血常规,对比红细胞的检验结果、分布宽度以及死亡率。结果Ⅱ组、Ⅲ组和Ⅳ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随着心功能等级升高而升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三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中红细胞分布宽度正常的患者死亡率低于分布宽度增高的患者(P<0.05)。结论红细胞的分布宽度与心功能有密切联系,通过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指导临床治疗,提高远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在血尿定位检验中的应用情况,为以后“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MCV分别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MCV测定结果。结果经过测定和统计,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MCV的平均值为65.6fl,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MCV值为92.4fl,两组数据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测定患者的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尿MCV值1,可以准确、灵敏地对“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进行鉴别,能作为血尿定位检验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军事飞行人员在不同高度的急性缺氧耐力,观察其血常规参数指标,为选取合适的训练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中心进行缺氧耐力检查的军事飞行人员60名纳入研究对象,均为男性,以5000m、75000m和7500m的高度作为分组条件,分为3个小组,对军事飞行人员的血常规参数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针对不同缺氧耐力的军事飞行人员而言,血常规参数检验的结果当中,RBC、HGB、HGB指标参数存有一定的差异(P<0.05)。其他指标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BC、HGB、HGB指标参数的差异可以为军事飞行人员的急性缺氧耐力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军事飞行人员在不同高度的急性缺氧耐力,观察其血常规参数指标,为选取合适的训练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中心进行缺氧耐力检查的军事飞行人员60名纳入研究对象,均为男性,以5000m、75000m和7500m的高度作为分组条件,分为3个小组,对军事飞行人员的血常规参数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针对不同缺氧耐力的军事飞行人员而言,血常规参数检验的结果当中,RBC、HGB、HGB指标参数存有一定的差异(P<0.05)。其他指标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BC、HGB、HGB指标参数的差异可以为军事飞行人员的急性缺氧耐力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红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在诊断老年贫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60例60岁以上的老年贫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血常规中红细胞参数MCV、MCHC检测数值分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小细胞组)、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大细胞组)以及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正细胞组),并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为满足研究要求,另选36名健康老人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相同的检测,以供参比。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MCV值和MCH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MCV值和MCHC值高于对照组(P<0.0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部分患者的MCV值和MCHC值高于正常值,但平均数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类贫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0例老年贫血患者中,小细胞贫血和大细胞贫血共占所有老年贫血患者的64.8%。结论通过对MCV和MCHC数值的判断,可给大部分老年贫血患者即刻做出营养性贫血的诊断。对于补充造血物质疗效不佳的患者以及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患者有必要行进一步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Sysmex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几种不同类型贫血的检测,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评价骨髓造血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参数,包括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RET%、RET#、HFR%、IR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ET#增高(p<0.05),但HFR%、IR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性贫血患者除RET低于正常对照组外,RET#、HFR%、IRF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障患者RET%、RET#、HFR%、IRF都明显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网织红细胞成熟状态,从而更好地评价骨髓造血功能,对不同类型贫血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孕期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红细胞参数变化特征。方法从2012年8-12月来我院产检并做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的孕12-16周孕妇中选取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78例分为静止型α-地贫基因携带组、轻型α-地贫基因携带组、β-地贫基因携带组及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为阴性对照组4组。统计3组的红细胞参数。结果3组的RBCMCH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α-地贫基因携带组及β-地贫基因携带组RBCMCVMCH与对照组有差异明显差异(P<0.05)。结论RBC>4.3×1012/L、MCH<27pg或RBC>4.3×1012/L、MCV<82fl、MCH<27pg串联,可用于孕期筛查轻型地贫基因携带者的指标。
简介: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67例IDA患者和33例正常人的网织红细胞参数(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高散射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数HLR%和未成熟网细胞指数IRF),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DA患者治疗前3个参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采用铁剂治疗后第3天HLR%和IRF两个参数开始升高,RET%参数第4天开始升高,第7天RET%升至最高水平,HLR%、IRF也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3个参数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可作为反映IDA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的新型指标,而IRF和HLR%为更灵敏、更早的指标,可作为评价IDA治疗后骨髓对治疗反应的早期敏感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在急性脑出血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至2015年在本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及80例脑梗死患者的血常规数据,并以体检中心体检人员的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分析各组间红细胞参数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脑出血、脑梗死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RBC、HCT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HC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各参数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CHC在脑出血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比较敏感,可考虑作为脑血管疾病一个新的风险预测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恶性疟疾患者进行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检查,并且以此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疾病的诊断。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疟疾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组,共为81例,本次研究时间在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选择同期到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参照组,共为8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查,分析并对比两组红细胞以及血小板参数的不同。结果:研究组患者的PCT、Hb、RBC以及MCV等参数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着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参考价值,P值小于0.05。而两组MPV、MCHC以及MCH等参数并无十分明显的差异,P〉0.05,表示并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恶性疟疾患者来说,进行临床检查的过程中,Hb、RBC以及PLT等参数可以作为诊断患者是否发生感染的辅助工具,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站制备的不同规格的红细胞悬液及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容量的统计分析,明确制备的红细胞成分的实际容量,满足现行标准要求,同时为本市临床输血患者的液体出入量计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站2012年10月-2013年6月间制备的1单位、1.5单位、2单位的红细胞悬液和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容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ml、300ml、400ml全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容量范围分别为320.2±31.0ml,230±21.5ml,151±14.9ml,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范围分别为282.8±20.5ml,205.3±17.2ml和130.2±11.5ml,各值均与理论容量的上限接近,综合分析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确定各容量标示量分别为310ml、230ml、150ml及280ml、210ml、130ml,血液容量在标示量的±10%内为该质控项目在控。
简介:目的:了解并比较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和悬浮红细胞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582例患者分为输注悬浮红细胞组(1450例)和输注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组(1132例),输注前测定Hb值,复查患者及献血者ABO和RH(D)血型并作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后给每例患者进行血液学分析,检查Hb值,然后再进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结果:输注手工分少自细胞红细胞效果好于普通悬浮红细胞,并且输注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输注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可以使输血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