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上肢软组织及大段骨骼、肌腱等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5年4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上肢大段骨缺损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14~52岁,平均31.5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缺损。根据软组织缺损种类、部位和大小(长短)情况做好术前设计,修复骨、软组织缺损的同时,自小腿供区取材修复血管、神经、肌腱组织缺损。术后定期随访。结果7例患者腓骨(均成活良好,经平均15(8~36)个月随访,患者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供区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按Enneking系统进行评分,平均为25.9分:优4例,良3例。结论吻合血管的腓骨(游离移植特别适合上肢的大段骨()缺损修复,并且可一个供区同时解决皮肤、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缺损问题,修复效果好。

  • 标签: 腓骨(皮)瓣 上肢 大段骨缺损 软组织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作者: 王楠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4-10-20
  • 出处:《医药界》 2014年第10期
  • 机构:王楠(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足部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微型穿支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计 64 例,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多种 游离微型穿支 进行 修复 。 结果 : 所有患者游离微型穿支全部成活,术后进行 6 个月至 2 年的随访,的外形、质地以及色泽均良好,缝合神经的在感觉上均较好。 结论: 手部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微型穿支修复,临床效果优越,能够良好的恢复足部创面的外形和功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游离微型穿支皮瓣 手足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报道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修复指背热压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11例指背皮肤热压伤,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修复创面,术中将尺动脉腕上支与指固有动脉吻合.结果11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6个月,质地、外观良好,两点辨别觉7~11mm,患指功能好.结论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修复指背皮肤热压伤创面,血管解剖位置相对恒定,操作简单,术后外形、质地满意,全手外形好.

  • 标签: 外科皮瓣 尺动脉腕上皮支 游离移植 热压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趾甲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 。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游离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患者20例,所有患者围术期内均接受针对性护理,以手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效果为参照标准,对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临床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总优良率为95.00%(19/20,优10例,良6例,可3例,差1例);患者手部感觉功能恢复效果(英国医学会手部感觉功能分级标准),S11例,S22例,S33例,S46,S58例。结论:游离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的围手术期,对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恢复患者的手术运动与感觉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游离足趾 拇指再造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超薄游离股前外侧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了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例小腿及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对其进行了超薄游离股前外侧修复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记录了修复结果。结果 12例超薄移植全部成活,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1例术后第3天发生静脉危象,经过血管探查后,远端边缘有少许皮肤坏死,但经过换药、抗感染、抗痉挛、抗凝及烤灯保暖等治疗,最终成活。超薄更美观,避免了二次手术修整的情况。结论 使用超薄游离股前外侧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并进行相应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 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前外侧游离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32例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移植修复术,观察疗效。结果:12例患者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无边缘坏死。经过9~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质地、色泽及质感功能恢复显著。结论: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满意。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小腿 踝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超薄游离股前外侧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了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例小腿及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对其进行了超薄游离股前外侧修复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记录了修复结果。结果 12例超薄移植全部成活,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1例术后第3天发生静脉危象,经过血管探查后,远端边缘有少许皮肤坏死,但经过换药、抗感染、抗痉挛、抗凝及烤灯保暖等治疗,最终成活。超薄更美观,避免了二次手术修整的情况。结论 使用超薄游离股前外侧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并进行相应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 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整形外科游离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游离移植术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1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应激程度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围术期COR指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整形外科游离围手术期的应用,能够减少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和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整形外科游离皮瓣围手术期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运用
  • 简介:【摘要】 腓骨移植是头颈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一种常用修复技术。腓骨具有骨量充足血管蒂长度合适,供区并发症少等特点。本文报告1例口底癌患者,进行血管化腓骨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同期进行术后放疗,术后三个月出现皮肤瘘管,二期手术中发现钛钉松动且周围有明显骨吸收等。本文将对其诊治过程以及发生原因进行探讨。

  • 标签: 血管化游离腓骨瓣 骨重建 排异反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文聚焦口底癌根治前臂游离修复术患者的护理。阐述了该手术的相关背景,包括口腔癌的特点及游离修复术的应用等。详细介绍了护理过程,术前有心理护理、供区与受区准备等;术后涵盖基础护理、体位护理、呼吸道通畅保持、观察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舌功能锻炼及健康宣教等多方面内容。强调了专业细致护理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为同类手术患者的护理提供了全面且具体的实践参考。

  • 标签: 口底癌 前臂游离皮瓣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对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修复治疗手部创伤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主要目的是对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修复治疗手部创伤的主要特点分析,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的适应症以及主要优点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的方法是回顾性分析,研究样本量为100例患者,均为手部创伤在我院手术的患者,采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修复治疗手部创伤.通过随访的情况对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随访的时间为半年,将所有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对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修复治疗手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修复手术之后患者的上皮化情况满意,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上皮化失败,同时,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较少,经过手术治疗以后,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的情况较好,最大限度保持了患者的手术皮肤颜色-致,满足患者对于手部外观美的需求.结论: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修复治疗手部创伤,术后并发症较少,同时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对于手部皮肤美观的需求,具有较强的优势.

  • 标签: 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 手部创伤 手部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缺损行血管化游离修复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疗效以及注意事项,减少并发症。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一年时间在我院口腔科收治诊断的68例病人,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病人都加以修复血管化游离手术医治。在围手术期间,对照组病人采用普通的护理方法,实验组病人采用系统全方位的护理方法,将两组病人各自的护理方法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加以的修复血管化游离手术的成功率不存在显著差别;在围手术期间,两组病人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通过SAS、SDS两项评分可以发现,实验组的评分都比对照组低。结论在围手术期间,对进行了血管化游离修复治疗的病人采用系统全方位的护理方法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围手术期 口腔颌面部 游离皮瓣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神经修复方式的游离趾腓侧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共收治拇、手指指腹缺损伴骨或(和)屈肌腱外露39例,其中男31例,女8例,平均年龄36(17~59)岁。拇、手指指腹缺损大小1.0 cm×1.2 cm~2.6 cm×4.0 cm。均在清创后采用个性化神经修复方式的游离趾腓侧进行修复,供区21例直接缝合,18例无法缝合者先缩小供区创面,剩余创面12例采用人工真皮修复,6例植皮修复。术后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拇、手指屈指和伸指功能,伤口有无感染,有无坏死、疼痛,外形、纹理及质地,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评价的瘢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对冷耐受性,观察感觉恢复情况、供区趾外观、感觉及供区足部运动功能。结果本组39例中,38例成活,愈合良好,1例发生坏死,通过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修复成活。术后随访1~3(平均1.8)年,随访截止时间至2021年6月。所有指腹无疼痛,纹理及质地与该手指邻近的皮肤接近,TPD为4~10 mm,瘢痕VSS评分平均为0.6分,VAS评分平均为0.3分;手功能按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优34例,良4例,差1例。供区趾外观与对侧趾外观无明显差别,供区趾TPD为4~7 mm,VSS评分平均为1.2分,VAS评分平均为0.6分;所有病例供区足部行走、跑步、跳跃、踮脚时均无影响。结论个性化神经修复方式的游离趾腓侧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的理想方法,既可以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恢复指腹的外观及感觉,又供区隐蔽,损伤小,且对供区趾趾腹感觉影响较小,对供区趾外观、供区足部行走、跑步、跳跃等均无影响。

  • 标签: 趾腓侧皮瓣 拇指 手指 指腹缺损 神经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双侧股前外侧(ALTF)串联修复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丽水医院整形(修复重建)外科收治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36~68岁,平均48岁。创面清创后行VSD处理,术后3~5 d拆除VSD装置,创面新鲜后采用游离双侧ALTF串联修复。前臂创面大小18 cm×15 cm~28 cm×13 cm,单个切取的面积10 cm×8 cm~20 cm×13 cm。双侧的串联:其中一侧作为近端,其血管蒂与受区动、静脉相吻合,另一侧作为远端,将两块ALTF之间的动、静脉相吻合。远端以远的血管蒂结扎或者与尺动脉远端或桡动脉的远端相吻合。与受区周围皮肤作间断缝合。供区均同期直接闭合。术后定期、规律门诊随访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均顺利成活,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成活良好,质地柔软,不臃肿,毛细血管反应时间正常,色泽红润,表面无破溃,恢复了保护性感觉。患肢手部功能恢复良好。供区切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患肢手部功能进行评定:7例为优,4例为良;对患者进行及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调查,均为满意。结论利用游离双侧ALTF串联可修复创面的面积大,且供区可一期闭合,是修复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可推广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前臂 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重建感觉的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穿支修复指端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应用足底内侧动脉穿支修复指端创面11例,切取时分离其感觉神经,与受区指掌侧神经缝接重建感觉。创面均有指骨外露,面积为1.2 cm×1.0 cm~2.5 cm×2.2cm,切取面积1.6 cm×1.5 cm~3.0 cm×2.7cm。足部供区创面直接缝合10例,植皮修复1例。本组病例均通过门诊复查及微信随访,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质地、纹、出汗、稳定性、感觉、臃肿程度、血液循环状态、使用情况以及供区瘢痕。结果本组11例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12 h出现静脉危象,予以松解敷料、拆除部分缝线后静脉危象解除,后顺利成活;供区伤口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7个月,质地柔软、耐磨,稳定性良好,纹恢复,均有少量或正常出汗,有1例轻度臃肿,1例色泽稍差、温度略低,所有感觉恢复良好,均达到S3+级以上,TPD为6.0~8.5 mm,平均7.1 mm,1例患者担心使用患指,3例患者保护性使用患指,足部供区均无磨损及溃疡发生。参考王澍寰对功能的评定、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本组病例进行评分,优8例,良3例。结论应用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穿支修复指端创面,能取得比较好的修复效果,而且供区隐蔽,对行走没有影响,是修复指端创面的理想供区之一。

  • 标签: 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指端创面 修复 感觉重建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MSAP)修复手部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徐州仁慈医院采用游离MSAP修复手部及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修复足部创面时,供区选同侧下肢;修复手部创面时,供区选用同侧或对侧下肢。术后通过门诊复查、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定期随访。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对手部功能进行评定;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足部功能评定。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男5例,女5例,年龄16~56岁,平均44.8岁;其中手部创面8例,足部创面2例。术中切取面积为4.0 cm×7.0 cm~5.0 cm×14.0 cm;小腿供区创面均一期直接缝合;7例缝接了神经。术后10例全部成活,创面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出现静脉血管危象,予手术探查后血管危象解除。9例获得长期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外形良好,感觉恢复至S2~S3级,两点辨距觉7~9 mm,患肢手部、腕部屈伸活动以及拇指外展、内收、对掌活动恢复良好,握力与健侧相似;患肢足部跖趾关节活动良好,行走、跑步等运动正常,无跛行现象,负重区无破溃;供区下肢运动、感觉正常,未见功能障碍。末次随访时,手部功能评定6例为优,1例为良;足部功能评定2例均为优。1例患者失访。结论采用游离MSAP进行创面修复,不损伤主干血管,穿支相对恒定,血管蒂较长,皮下脂肪层较薄,修复手、足部创面效果良好。

  • 标签: 手损伤 足损伤 外科皮瓣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腓浅动脉穿支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足踝外科收治1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2例、女1例,年龄16~53岁。术前于患趾同侧小腿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腓浅动脉穿支穿出点并于体表标记。手术于脊椎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扩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5 cm×2.5 cm~12.0 cm×3.0 cm。根据创面的大小、形状,以腓骨小头与外踝尖连线向胫侧平移2 cm为轴心线,以轴心线中点附近穿支穿出点为中心,设计腓浅动脉穿支切取面积为5.0 cm×3.0 cm~13.0 cm×4.0 cm,游离蒂部时切取部分深筋膜。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中记录穿支数目、类型及切取时间,测量穿支血管蒂长度及穿支直径。术后记录成活情况、供受区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随访记录的色泽、质地、弹性,患者站立及行走功能,供区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供受区恢复情况的满意度。末次随访,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感觉,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评分系统评价患肢功能并计算优良率。结果术中共探及腓浅动脉穿支13条,均为肌间隔穿支,穿支直径0.3~0.5 mm;血管蒂长度2~5 cm。切取时间11~26 min。13例患者术后均完全成活。术后9~18 d,供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随访6~14个月,色泽、质地、弹性良好;11例患者外形无明显臃肿,另外2例患者因外观臃肿,Ⅱ期行修薄整形;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站立功能;供区仅遗留一条线状瘢痕,无明显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所有患者对供受区恢复情况表示满意。末次随访,感觉功能评定为S3级者2例、S2级者9例、S1级者2例;患肢功能评定为优者7例、良者6例,优良率为100%。结论游离腓浅动脉穿支血管解剖较为恒定,薄且耐磨,切取后供区损伤小,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拇趾外形及功能,是一种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创伤和损伤 拇趾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