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沙棘籽油(Hippophaerhamnoides)和防腐软膏(5%碘伏)、草本软膏(印度草药研究与供应有限公司)及一种刺激性温和的基础药膏(液体石蜡),来研究沙棘籽油对牛的皮肤伤口愈合效果。这个实验是将12头雄性牛犊分为4组,6头牛都有皮肤伤口,3头胸背部脊椎区的两边都用当地的镇痛药。伤口分别用液体石蜡、5%的碘伏软膏、沙棘籽油(沙棘油)及草本软膏处理28d,并分为Ⅰ、Ⅱ、Ⅲ、Ⅳ四组。不同处理的功效是建立在对经过0d、3d、7d、10d、14d和28d的不同临床血液参数的研究基础之上的。在研究中,所有组的心脏、呼吸率和血液学的各种参数及肛温都维持在正常的生理极限内。沙棘油和草本软膏对伤口处理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在伤口愈合的初期,伤口保持了一定的干燥度,并且抑制了炎症初期伤口的恶化。不同的组之间,在持续28d的实验中,用草本软膏和沙棘油做处理的组中伤口的愈合率最高。这些组的伤口试验同时还表现出早治疗,早治愈的特征。但是,在草本软膏和沙棘油处理组中,草本软膏组处理的伤口的整体愈合能力还是略优于沙棘油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82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其中,42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40例患者采用湿性愈合理论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包括愈合时间、愈合程度、感染情况等指标。结果:湿性愈合理论组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平均为10天,而传统护理组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4天。湿性愈合理论组的患者伤口愈合程度较好,愈合率为95%,而传统护理组的患者愈合率为85%。湿性愈合理论组的患者感染率明显降低,仅有5%的患者出现感染,而传统护理组的患者感染率为15%。结论: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伤口愈合程度,并降低感染风险。因此,推广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针对难愈性手术伤口的患者,在帮助患者伤口进行愈合的过程中,主要使用干预护理的方式促进患者伤口愈合的效率,提升患者伤口的愈合率,有效降低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中,主要选取2020年3月份至2021年3月份该时间段内进行手术且手术伤口难以愈合的患者40例。为了更好的对最终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此次选取的护理方式为对比护理,其中的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A组,主要对患者的局部位置进行护理;在对剩余的20例患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护理,还要结合患者的全身对其进行护理,且该组的患者划分为此次研究的B组。在对该类患者进行研究之前,护理人员尽可能先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保障患者了解此次研究的目的,并其而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在对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解,观察患者出现伤口难愈的原因,结合患者的身体素质对患者进行护理,进一步强化对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通过使用以上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局部护理以及全身护理的方式对于患者的伤口愈合都有一定的效果,向相对来说,使用全身护理的方式患者伤口愈合的效果会更好。不仅愈合率高,而且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明显缩短。在最终患者护理的结果上来看,其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上述的研究结果上来看,对患者的全身进行护理,患者的愈合程度会更高,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也有明显的缩短。因此,当医护人员在术后遇到这类伤口难愈的患者时,应尽可能的帮助患者推荐全身护理的模式,使患者的伤口尽快恢复,避免长时间不愈合带来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换药护理干预对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术后需伤口换药的患者中抽取58例为对象,以随机对照为原则,经对伤口采取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29、综合护理干预)和参照组(n=29、传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采取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伤口愈合率为96.55%(28/29),对照组为75.86%(22/29),观察组伤口愈合效果更佳;观察组伤口感染率为6.90%(2/29)、对照组为17.24%(5/29),观察组伤口感染发生率更低,两项数据指标代入统计后显著性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换药护理干预对患者伤口的愈合以及身体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伤口感染的发生概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急诊换药的患者采用不同换药间隔时间对其伤口愈合造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4年2月1日—2024年2月20日期间本院急诊处手指外伤进行清创缝合术的80例患者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都进行了清创缝合处理,并使用抗生素来预防进一步的伤口感染。对照组的40例患者在手术后每天换一次药;实验组的40例患者,1~2天换一次药,再对这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平均的伤口愈合时间为(7.21±1.03)天,而实验组的患者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7.02±0.26)天,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实验组患者伤口I期愈合率为77.5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I期愈合率。结论:结果表明,急诊换药时间1~2天换一次药更利于伤口愈合,还能减少感染风险,进一步提高痊愈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当前临床在为烧伤患者提供治疗过程中,采取中医外科治疗方案对烧伤患者伤口愈合的临床疗效和机制进行评价。方法 筛选医院在2023.2-2023.11期间收治入院接受烧伤治疗的40名患者,基于患者入院的先后次序将患者分成普通组和研究组,每组都有20名患者。在为两组患者提供临床治疗上,普通组采取常规烧伤治疗方案,研究组引入中医外科治疗方案,比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案治疗后的伤口愈合情况,以及分析中医外科治疗烧伤伤口愈合的机制。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组,且愈合质量更高,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低,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比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外科治疗方案在烧伤伤口愈合的临床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其机制与中医外科治疗的整体调理、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有关,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患者21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良好的产妇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参照组。比较伤口愈合的不良影响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体重指数高于参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基础疾病伴发率高于参照组,且预防用抗生素、无菌操作率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指数高、存在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未预防采用抗生素和未坚持无菌操作,均是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的不良影响因素;应通过加强无菌观念、控制妊娠合并症、控制感染等措施予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