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药学服务与护理服务结合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参与者,随机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对比小组,将临床药学服务与护理服务结合模式给予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所有患者,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则依旧沿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结果: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率分别是18.18%和5.45%,由此可见观察组优势明显,P<0.05,代表本次研究结果符合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一些,P<0.05。结论:将临床药学服务与护理服务结合模式应用于临床的日常护理工作中,不仅有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改善,还可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提升,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四肢闭合骨折肿胀患者中,探究早期治疗时骨折治疗仪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患者筛选后分为2组,即:对照组、实验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统计发现,2组患者样本数为82,临床检查后,全部指征与“四肢闭合骨折肿胀”诊断指南涉及内容符合,在入院时间方面,具体阶段为: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在治疗阶段,将常规药物用于对照组,骨折治疗仪用于实验组,各组纳入41例,对比临床指标、总有效率。结果:(1)实验组抽取研究患者测定后,关于周径(8.65±2.74cm)、斜径(5.09±1.88cm)和对照组患者(10.33±3.18cm、9.35±3.52cm)比较,实验组有更低显示,P<0.05;(2)总有效率中,实验组(95.12%,39/41)VS对照组(78.05%,32/41),数据表现高,P<0.05。结论:早期治疗阶段,在周径、斜径较好改善,减轻疾病症状,提高四肢闭合性骨折肿胀患者总有效率方面,骨折治疗仪效果更佳,可推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微创术后患者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3年1月,入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微创术后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微创术后患者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进行12个月随访,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微创术后再发骨折患者17例(14.16%),未再发骨折患者103例(85.83%);其中性别、年龄、骨水泥渗漏、遵循医嘱要求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恢复期意外事故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微创术后再发骨折的风险因素。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微创术后患者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较多,患者及临床需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