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娄底城区中小学生在既往1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结合该患者一年的屈光度变化资料,研究中小学生近视眼患者的戴镜习惯与其近视眼进展的相关性,为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已有一年前屈光度资料的单纯性低度近视眼青少年。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在既往一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资料,并作散瞳后主观验光检查。将调查对象的戴镜习惯根据其远点(Far Point,FP)及各项活动的用眼距离(D)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DRFP时戴眼镜;4)D>FP时不戴眼镜,分别计算每个调查对象在这四种戴镜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并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做与近视进展的多重回归(线性模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调查对象253人,平均年龄为13.04--+1.79岁,初始屈光度为一1.97-+0.56D(等效球镜度,SER),平均屈光度进展为一O.68±0.41D (SER)。调查对象发病越早,屈光度进展越大,各发病年龄组间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8.868,P=O.000);调查对象接受调查时的年龄越大,屈光度进展越小,各年龄组之间的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17.929,P=O.000)。总体调查对象的屈光度进展与近距离工作的时长、用眼距离和户外活动时间无明显相关。≤12岁组调查对象的近距离活动时长与屈光度进展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r=O.216,P=O.05)。校正年龄、性别、发病年龄、近视眼家族史、成绩等因素后,以上四种戴镜情况的时长与屈光度进展的回归系数分别为一0.004 (P=O.11)、0.001(P=O.49)、0.004(P=O.05)和一0.002(P=O.42)。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短距离沟通延伸护理对白血病患儿及家属预后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白血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总计选取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包含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延续护理模式,试验组实施基于信息化短距离沟通的延伸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更高,患儿心理状态评分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信息化短距离沟通延伸护理能够改善白血病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认知程度,从而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使患儿获得良好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旨在探讨3D打印个体化模板在妇科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实践及其疗效评估。方法:1. 患者选择与准备: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妇科肿瘤患者,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2. 3D模型构建:利用专业软件,基于患者的影像学数据构建3D模型,精确标注肿瘤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3. 模板设计:根据3D模型,设计个体化的放射治疗模板,确保模板与肿瘤组织的对应关系准确无误。4. 模拟放射治疗:将设计好的模板应用于3D模型,模拟放射治疗过程,评估治疗效果及可能的副作用。5. 临床应用:将经过验证的3D打印模板应用于实际放射治疗中,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疗效评估结果。结果:1. 模拟放射治疗结果:通过模拟放射治疗,我们发现3D打印个体化模板能够精确地将放射线聚焦于肿瘤组织,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的发生。2. 临床应用结果:在实际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治疗结束后,通过随访和疗效评估,我们发现肿瘤组织的缩小程度显著,且未发生严重的放射性并发症。结论:3D打印个体化模板在妇科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它能够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3D打印个体化模板将在妇科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PACS系统的医学影像学标准化考试软件的基本编程逻辑及模块化设计。方法在PACS系统中,临床医生对典型病倒图像注释后进行归类,然后存储于SQLSERVER2000服务器中,采用模块化管理方式,归类的文件夹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操作。同时介绍了一种基于PHP和MySql技术的校园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的逻辑结构、开发环境、模块组成。结果该软件由4个子系统组成,并通过直接与PACS系统连接使试题库具备多样性、临床性、资源共享性和便利性。结论基于PACS系统的医学影像学标准化考试软件具有方便、直观、互动性好,操作简便,资源网络共享可靠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某三级医院学科科研效率现状,并提出科研效率改进方向。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至前沿最远距离(Slack Based Measure,SBM)模型对某三级医院35个学科2015—2017年每年的科研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某三级医院2015—2017年科研效率年平均值为0.44~0.65,科研效率由低到高的科室类别分别为内科、外科和辅助学科。科研效率逐渐上升的学科13个(37.14%),逐渐下降的学科7个(20%)。3年中有2年及以上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有效(科研效率值为1)的学科为9个,3年DEA均无效(科研效率值小于1)的学科也为9个。科研人员投入平均冗余值为18.6,科研经费投入平均冗余金额为23.38万元。结论某三级医院科研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学科科研效率参差不齐,对于科研效率不足的学科,根据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情况,重点从提高科研人员产出及经费使用效率上提升科研效率。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对于子宫切除术后高级别阴道上皮内瘤 ( HG-VAIN ) 采用高剂量率腔内 近距离 ( HDR - ICR )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 年后在我院接受 HDR-ICR 治疗的 27 例 HG-VAIN 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观察所有患者接受 HDR-ICR 治疗的临床结果。 结果 :通过对 27 例 患者进行随访, 26 例患者治疗后无复发,治疗总有效率为 ( 26/27 ) 96.3 % 。 1 例患者于治疗后 34 个月复发,后经手术治疗控制病情。 27 例 患者经治疗后出现近期不良反应 2 例,分别为直肠炎 1 例,膀胱炎 1 例,远期不良反应 3 例,泌尿系统炎症 1 例,阴道黏膜改变 1 例,阴道硬化致狭窄 1 例。所有不良反应患者除阴道硬化致狭窄 1 例外 , 其余患者均在对症治疗后得到改善, 其余 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于 HG-VAIN 患者采用 HDR-ICR 治疗治疗成功率高达 96.3 % ,同时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得到有效改善,可耐受,表明 HDR-ICR 疗法对 HG-VAIN 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简介:摘要: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到开拓创新的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漫长而又艰难的岁月,斗转星移风雨兼程的历程展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让我们新时代的开创者一起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之路,从而肩负起创造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膀胱不同充盈体积对三维后装靶区及危及器官体积、剂量的影响,探讨宫颈癌术后三维后装近距离治疗时最佳膀胱充盈体积。方法纳入术后病理明确的早期宫颈癌切缘阳性及安全边界不够的患者共111例,采用随机数表法给予膀胱灌注50、60、70、80、90、100 ml生理盐水共6组,每组依次为66、69、66、69、72、56人次分别行CT模拟定位,按照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89号报告勾画高危临床靶区及膀胱、直肠、小肠、乙状结肠等危及器官,采用Oncentra计划系统制定治疗计划,分别记录不同体积下的高危临床靶区(the high-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HR-CTV)体积、D90及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1 cm3受照剂量(D1 cm3)、2 cm3受照剂量(D2 cm3)。结果60 ml组与50 ml组、70 ml组、80 ml组、90 ml组及100 ml组比较,HR-CTV体积、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D2 cm3、D1 cm3及直肠D2 cm3、D1 cm3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膀胱 =3.21、5.83、2.89、12.95、7.96,P膀胱=0.031、0.010、0.041、0.000、0.001;t直肠 =2.94、4.66、2.53、5.89、4.13,P直肠= 0.037、0.024、0.049、0.005、0.028)。其他组两两比较,HR-CTV体积、剂量、膀胱D2 cm3、D1 cm3及直肠D2 cm3、D1 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状结肠及小肠D2 cm3、D1 cm3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宫颈癌术后三维后装近距离治疗时,膀胱灌注60 ml时较其他体积能够保证HR-CTV体积、剂量,又能够更好保护膀胱和直肠。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92Ir近距离放疗联合外照射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192Ir近距离放疗联合外照射,首先给予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然后行外照射放疗(放疗剂量45 Gy,分25次),再给予192Ir近距离放疗(放疗剂量20 Gy,分4次),并化疗4~6个周期。评价近期及远期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CA19-9、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变化及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管留置时间。根据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损伤分级标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3个月后,完全缓解4例(15.4%),部分缓解20例(76.9%),病情稳定2例(7.7%),无疾病进展患者,客观缓解率为92.3%(24/26)。1年、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0%、62.5%,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7.7%、26.9%。治疗结束1个月KPS评分为70.39±10.76,较治疗前60.00±10.58明显升高(t=-27.00,P<0.001)。治疗前及治疗结束1个月、2个月、3个月CA19-9水平分别为(390.88±202.62)U/ml、(322.45±204.06)U/ml、(254.00±160.49)U/ml、(182.85±124.05)U/ml,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6.94,P<0.001);TBIL[(250.88±80.83)μmol/L、(153.98±61.74)μmol/L、(93.45±38.12)μmol/L、(53.82±26.75)μmol/L]、DBIL[(205.82±66.68)μmol/L、(133.23±58.53)μmol/L、(64.31±36.25)μmol/L、(40.55±26.16)μmol/L]、ALT[(163.92±54.12)U/L、(68.23±28.86)U/L、(45.73±21.94)U/L、(32.66±12.88)U/L]、AST[(177.69±58.68)U/L、(79.23±32.87)U/L、(49.77±25.45)U/L、(35.54±16.10)U/L]均呈进行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5.60,P<0.001;F=385.30,P<0.001;F=284.24,P<0.001;F=311.80,P<0.001),肝功能得以改善。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拔除PTCD管,拔管中位时间54 d(49~96 d)。治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部胀痛、胆道感染等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未发生胆漏、胆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92Ir近距离放疗联合外照射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疗效可靠,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不良反应可耐受,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可行、安全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叙永煤矿在低渗透性近距离薄煤层群硬质无烟煤预抽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中,使用60~90MPa高压水力切割增透抽采瓦斯技术,比传统方法缩短瓦斯治理时间50%以上。高压水力切割增透抽采瓦斯实现了钻、割一体化,并降低了煤层内部集中瓦斯应力和地应力,增大了低渗透性煤层钻孔瓦斯排放面积,提高了瓦斯抽采效率和缩短了瓦斯治理时间,对提高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同类矿井可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隧道式电切治疗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术后尿潴留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及其对近距离照射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间,利用经尿道前列腺隧道式电切术治疗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术后反复尿潴留患者共8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8例近距离照射治疗患者术后1.5~4.5个月,行经尿道前列腺隧道式电切,手术时间30~50min,取出粒子o~5颗。采用美国近距离治疗协会推荐分级表评估电切术后尿道症状,随访6~19个月,尿道症状0级2例,Ⅰ级6例,较术前(Ⅳ级)显著改善。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生化复发患者1例,加用内分泌治疗;其余患者PSA为(0.42±0.40)ng/ml,无PSA生化复发。结论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术后反复尿潴留,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隧道式电切是安全有效的,且电切后对近距离照射治疗疗效无明显影响。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 对 颈胸交界 区手法 治疗 来观察 胸锁乳突肌 表面肌电图 变化和最大张口程度是否可以改善 。方法 选取 60 名上交叉综合症患者,随机 1:1:1 分为治疗组、推拿组、对照组。分别给予龙氏治脊疗法、传统推拿及休息对照三种方法,每组治疗 2 周,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张口最大距离及双侧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间高碳酸血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逻辑记忆和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11月因打鼾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就诊确诊为OSAHS的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一般临床资料,进行记忆功能评分,检测日间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CO2),以及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逻辑记忆评分采用逻辑记忆测试(LMT),工作记忆评分采用数字广度测试(DST)和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中的图形再认记忆(PRM)、空间广度(SSP)、空间工作记忆(SWM)。根据日间PtcCO2将所有患者分成正常碳酸血症组和高碳酸血症组,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并通过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OSAHS患者各项记忆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OSAHS患者123例,其中正常碳酸血症组79例,高碳酸血症组44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碳酸血症组打鼾年限比正常碳酸血症组长(P<0.05)。与正常碳酸血症组相比,高碳酸血症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S90)均更高(均P<0.05),而其他PSG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即时逻辑记忆、PRM即刻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延迟逻辑记忆、言语和空间工作记忆、执行功能更差,表现为LMT延迟、DST倒背、SSP得分均更低(均P<0.05),SWM组间错误和策略分均更高(均P<0.01)。经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tcCO2≥45 mmHg(1 mmHg=0.133 kPa,OR=3.055,95%CI 1.359~6.868,P=0.007)和更高的BMI(OR=1.132,95%CI 1.005~1.275,P=0.041)为DST倒背表现差的影响因素;PtcCO2≥45 mmHg为LMT延迟、SSP、SWM组间错误和策略分表现差的独立影响因素,OR=3.109、3.941、3.238、2.785(均P<0.05)。结论高碳酸血症对OSAHS患者的逻辑记忆和工作记忆产生影响,表现在延迟逻辑记忆、言语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方面受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模板辅助标准化施源器在宫颈癌影像引导自适应近距离治疗(BT)中的应用。方法对23例外照射(45 Gy分25次)后宫旁受侵袭范围较大的ⅢB期宫颈癌患者行MRI引导自适应BT,处方剂量为7 Gy/次,共4次。根据外照射前后MRI中肿瘤消退情况确定BT范围,预估应用标准化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IC+IS)施源器剂量欠量区域。对欠量区域虚拟经会阴组织间插植针道,并优化植入角度、间距、深度等。应用图形设计软件设计辅助插植模板,并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辅助模板,并与标准化施源器结合紧密。在全麻条件下超声引导完成IC+IS,术后对患者行MRI定位扫描。将定位MRI传入治疗计划系统进行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并给予IC+IS治疗计划设计优化,最终完成计划评估及治疗。结果3D打印个体化插植模板平均打印时间为(3.5±1.0) h,辅助模板共引导植入插植针382根,单分次(4.2±1.5)根,剂量权重比为(16.49±9.50)%。靶区EQD2Gy,α/β=10剂量高危靶区D90%为(90.45±3.03) Gy,中危靶区D90%为(66.46±3.68) Gy。膀胱、直肠、小肠、乙状结肠的D2cm3EQD2Gy,α/β=3分别为(82.69±2.60)、(73.20±2.52)、(69.35±3.32)、(69.39±3.27) Gy,均满足临床剂量要求。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6%和87%、87%和70%、96%和78%。结论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辅助插植施源器可以有效弥补现有标准化施源器在ⅢB期宫颈癌临床BT时大体积靶区剂量的不足,为晚期宫颈癌BT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CT影像测量卵圆孔的最大横径及卵圆孔与棘孔的距离及其在CT引导经皮穿刺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一2017年1月嘉兴市第一医院影像资料库中200例成人头颅CTA影像资料.在减薄层厚0.5mm的扫描图影像上,选取双侧卵圆孔、棘孔清晰且孔径最大的层面,用影像软件自带工具尺测量双侧卵圆孔的最大横径、长径及卵圆孔与棘孔的最短距离,并计算平均值。纳入2017年1月-2018年5月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接受射频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下颌支痛患者,选择CT扫描卵圆孔横径大于影像测量结果平均值的2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57-87(63.4±6.1)岁。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双针双极射频组(14例)和单针单极射频组(12例)。两组患者均行半冠状位CT扫描,在CT影像找出资料中清晰显示卵圆孔的CT层面测量穿刺深度、角度,设计穿刺路径,根据设计的穿刺路径进行单针单极或双针双极射频热凝治疗。术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200例400侧卵圆孔,左右两侧卵圆孔的最大横径分别为(5.41±0.91)mm,(5.51±0.88)mm,最大长径分别为(7.50±1.29)mm,(7.51±1.10)mm,卵圆孔与棘孔的最短距离分别为(2.08±0.92)mm,(2.17±0.87)mm,左右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期间评定疗效26例患者均为有效.2组患者出院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6个月,平均10.9个月。随访期间,单针单极射频组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术后11个月复发1例;双针双极射频组14例均有效,无疼痛残留,无复发。结论在V叉神经下颌支疼痛接受颅外非半月节射频治疗前,用CT扫描测量卵圆孔水平径线可为能否釆双针双极射频模式提供客观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股骨后髁偏心距改变与股骨后滚距离及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最大屈曲度的相关性。方法:择选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40例行初次后稳定型假体(PS假体)TKA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该后稳定型假体TKA术后股骨后滚距离及PCO的变化,对比术前、术后标本偏心距及最大曲度、Pearson与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结果:术后股骨后髁偏心距明显高于术前,但最大曲度低于术前,P<0.05;Pearson与Spearman的r值范围分别为-0.843-0.941、-0.801-0.968,P值范围分别为0.061-0.934、0.072-0.800。结论:术后股骨后偏心距及最大曲度与术前相比会发生一些改变,但经Pearson与Spearman相关分析和检验,不同股骨髁偏心距与术后膝关节最大曲度无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术后近距离放疗和同步化疗治疗ⅠB2~ⅡA2期宫颈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全身化疗及介入化疗),A组患者给予术前新辅助化疗,给予B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基础上并术后近距离放疗及术后同步化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中位生存时间及3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新辅助治疗联合术后近距离放疗和同步化疗可以增加对B2-ⅡA2期宫颈癌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体重C级、D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血浆肥胖抑制素(obestatin)浓度与CAT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患者120例,根据BMI指数分为3组:A组为低体重组(BMI<18.5kg/m^2,40例)、B组为正常体重组[BMI在(18.5~24.9)kg/m2范围,40例]和C组为超体重组(BMI>24.9kg/m^2,40例)。3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测定血浆Obestatin浓度、记录CAT评分及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3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血浆Obestatin浓度与CAT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与6分钟步行距离均呈负相关(P均<0.05),并且CAT评分与6分钟步行距离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血浆Obestatin浓度与老年COPD患者CAT评分呈正相关性,与6分钟步行距离呈负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