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旨在为液体复苏的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失血性休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依据中心静脉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PVI监测并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达到复苏目标的时间、复苏液体正平衡量、平均动脉压(MAP)、6h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凝血酶原时间(PT),记录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急肾功能衰竭(ARF)、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其他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液体正平衡量多于观察组、PT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达到复苏目标时间、MAP、6hScv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死率及合计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但ARF、DIC、ARDS、MODS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I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可灵敏的监测、反映机体循环血容量状态,且液体复苏量小,有利于维护内环境的稳态,患者存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提高患者的监测、诊疗和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atrialfibrillation,NVAF)住院患者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stroke,IS)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住院的老年NVAF患者314例,根据是否合并IS分为NVAF组239例,NVAF+IS组7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NVAF住院患者发生IS的影响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UC)探讨各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NVAF+IS组年龄、收缩压、高血压、外周血管疾病、CHADS2、CHA2DS2-VASc、左心房内径、左心房内径指数、左心室质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高于NVAF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明显低于NV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左心房内径、左心房内径指数、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是老年NVAF住院患者发生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CHADS2、CHA2DS2-VASc、左心房内径指数及eGFR预测老年NVAF住院患者发生IS的AUC分别为0.541、0.525、0.577、0.577,CHADS2+左心房内径指数+eGFR的AUC分别高于CHADS2、CHADS2+左心房内径指数、CHADS2+eGFR的AUC(0.621vs0.541、0.585、0.588,P<0.05);CHA2DS2-VASc+左心房内径指数+eGFR的AUC分别高于CHA2DS2-VASc、CHA2DS2-VASc+左心房内径指数、CHA2DS2-VASc+eGFR的AUC(0.626vs0.525、0.586、0.591,P<0.05)。结论CHADS2、CHA2DS2-VASc分别联合eGFR和左心房内径指数对老年NVAF住院患者发生IS的预测能力分别高于CHADS2、CHA2DS2-VASc。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对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即时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孤立性大肝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介入放射科2014年12月至2018年7月连续收治的40例行TACE即时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孤立性大肝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5.9岁。所有患者于治疗前1周内及术后1个月行腹部MRI增强检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DC预测疗效的价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以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40例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2例,客观缓解率75.0%(30/40)。ADC预测TACE即时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5%CI:0.74~0.98),最佳界值为1.32×10-3 mm2/s,灵敏度为0.63,特异度为1.00。高ADC组(≥1.32×10-3mm2/s,n=19)无进展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均优于低ADC组(<1.32×10-3mm2/s,n=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ADC<1.32×10-3mm2/s(HR=3.711,95%CI:1.705~8.074,P<0.05)是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ADC<1.32×10-3mm2/s(HR=3.518,95%CI:1.016~12.185,P<0.05)是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ADC是孤立性大肝癌患者行TACE即时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后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CD2量表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采用ABCD2量表评估76例TIA患者,并依据分值分为低危组(0~3分)、中危组(4~5分)、高危组(6~7分),观察3组患者发病7d内脑梗死发生率,比较进展为脑梗死患者与未进展患者ABCD2量表项目的差异,分析量表的预测价值。结果19例TIA患者为0~3分,41例为4~5分,16例为6~7分,分别纳入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7d内共有14例(18.4%)患者病情进展,确诊为脑梗死,3组脑梗死发生率依次为5.3%(1/19),19.5%(8/41),31.3%(5/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进展为脑梗死患者中年龄超过60岁,TIA发作后首次血压升高、单侧肢体无力、糖尿病史、症状持续时间超过60min的发生率均高于TIA未进展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史、症状持续时间≥60min、血压升高、单侧肢体无力、年龄≥60岁均为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ABCD2量表使用简便,分值越高,脑梗死发生率越高,其子项目与TIA进展为脑梗死有关。
简介:目的评估镁、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与子痫前期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并行剖宫产分娩的45例子痫前期孕妇为子痫前期组(动脉血压为140/90mmHg、蛋白尿〉0.3g/24h),选择同期正常孕妇45例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食物摄入量进而评估镁的摄入量,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浆、血清和尿液中镁的含量,同时采用标准方法检测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标志物。Logistic回归分析子痫前期的预测因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性。结果两组镁的摄入量和尿中排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予痫前期组血浆和红细胞中镁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镁含量与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仪水平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镁和尿8-并前列腺素与先兆子痫有相关性,灵敏性93%,特异性75%。结论孕妇体内镁、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因子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有关,并且血浆镁和尿8-异前列腺素都是子痫前期发生的预测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就预测性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6例采用呼吸机治疗的ICU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预测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肺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p<0.05);呼吸机肺炎发生率显著比参照组低(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将预测性护理干预应用于ICU呼吸机患者治疗中,可使呼吸机肺炎发生率得到降低,并且还能使机械通气时间缩短,值得进行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每组89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采取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根据评分的结果进行产后出血的防治,对照组产妇不进行评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以及产后的宫缩强度。结果在产后的1、5、9、12h等时间,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宫缩强度大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产后大出血率为3.4%,对照组产妇产后大出血率为13.5%,观察组产妇产后大出血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进而采取相关的方法进行预防,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现大出血的概率,提高产妇的宫缩强度,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影像学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P),解读本病的良恶性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20.2~2021.3确诊成SPNP的50例患者,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征,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病良恶性的预测因素。结果:胰体尾部是SPNP的好发位置,形状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带有包膜也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通过MRI检查能清晰的显现出这个特征,增强扫描后明显增强。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50岁、肿瘤≥4㎝、包膜缺损、包膜分叶状均不是SPNP良恶性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具SPNP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经CT与MRI检查发现其有明显特征,术前评估SPNP良恶性能指导患者治疗,促进其病情转归。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解剖性肝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早期血清指标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4月~2024年3月期间入院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患者术后均接受血清炎症标记物(CRP、PCT、IL-6)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检验。以患者术后有无腹腔感染分组后(无感染组21例,感染组9例),比较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分析不同标记物对腹腔感染并发预测价值。结果:(1)相较无感染组,感染组术后第3日血CRP、PCT、IL-6及NLR升高,差异显著,P<0.05。(2)血CRP、PCT、IL-6及NLR对术后腹腔感染并发预测AUC值为0.822、0.818、0.815、0.825。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术后腹腔感染并发风险与患者年龄、糖尿病史、手术时间等因素相关,可在术后血CRP、PCT、IL-6、NLR持续动态检验,合理预测腹腔感染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的预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观察宫缩及阴道后穹窿分泌物胎儿纤连蛋白监测及早发现早产。结论通过预测可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宫缩抑制剂,避免过度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