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使用抚摸疗法对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给予干预,探讨抚摸疗法对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大肠癌择期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n=54例)和对照组(n=52例)。疼痛评分方法采用简式麦氏疼痛问卷(short-FormofMcgillpainQuestionnaire,SF-MPQ)评分。于术后第一天为两组患者均进行了一次SF-MPQ测评之后,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抚摸疗法,每日3-5次,每次20-30分钟,持续至出院。对照组进行传统常规护理。之后分别于术后第三天、第七天为两组患者作SF-MPQ疼痛评分。结果术后第一天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三天、第七天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抚摸疗法能够降低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有效缓解其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0例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90例患者采用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左右注射地佐辛0.10mg/kg,而对照组90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前十五分钟左右注射芬太尼1.0ug/kg,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苏醒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中,观察组在苏醒及镇痛效果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向临床广泛推荐。
简介:摘要我国肛门直肠疾病中,痔发病率占80.6﹪。痔是直肠下端、肛管和肛门缘的静脉丛淤血、扩大和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病理学观察可见痔内高度迁曲、扩张的血管、间质、组织水肿伴炎症或伴血管内血栓形成。本病是一种常见病,民间有“十人九痔”之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中青年较多见,男性略高于女性。由于其发病部位不同,又有内痔、外痔、混合痔之分。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素问·生气通天论》就记载有“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由此可见,中医学对“痔”有较早而明确的认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追求的永不止步,使得临床工作面临更多的压力与挑战。原有的“外剥内扎”治疗环形混合痔疗效确切,但术后因为需保留皮桥常导致肛缘水肿及皮赘的残留,经常需二次手术对肛缘进行修整,导致病程的延长,使得患者精神及经济承受更多的压力,中药熏洗坐浴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使肛缘趋于平整,手术一次成功,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精神及经济压力。
简介:摘要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简写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该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某些药物渗出所致的静脉炎、静脉硬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成本高,如置管失败,或置管后护理不当,会给患者造成躯体痛苦及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及其维护质量,减少并发症,是我们临床护士研究重点。现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简介:摘要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标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避免或减少误诊,提高诊率。小儿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哮喘。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其中许多细胞和细胞组分起到重要作用,并伴有气道反应性的增加,由此而导导致反复发作的喘鸣、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特别是夜间和凌晨出现,这些症状常伴有广泛但可变的气道阻塞,此种阻塞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但众多的研究证明,不是所有哮喘病人都有明确的免疫学变化,反之,也不是所有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均发生哮喘。哮喘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多数始发于5岁以前。积极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对防治成人支气管哮喘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全麻手术过程中拔管以及相应的气道管理方法;方法以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收支的56例小儿全麻手术患者的病案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拔管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儿按照临床通常依照的气管拔管指征进行操作,观察者在患儿回复自主呼吸,并且出现呛咳以及吞咽反射,并SPO2>0.95后,行气管拔管操作,并观察两组患儿的拔管之后的SPO2变化以及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拔管之后SPO2数值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患儿拔管后的并发症出现几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回复自主呼吸,且SPO2>0.95后,行气管拔管操作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儿的康复。
简介:摘要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u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1.从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2。类似于临床上面经常使用的套管针,但是导管出口直到上腔静脉。逐渐用于化疗、胃肠外营养、中长期输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等,被认为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与传统深静脉穿刺技术比较,具有操作创伤小,插管快捷,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PICC是当前医疗护理的新概念,是高科技时代在医疗护理领域里开发的一门新技术。它是中心静脉输液的可靠渠道,也是当今先进护理的必经之路。这项新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我国的静脉输液治疗与国外先进技术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