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在医院的重症医学科, 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患者来说,使用干预组合 这一方式来对其加以治疗会对他们发生肺炎这一疾病的概率产生的影响。方法:在本院 2019年 1月 15日到 2020年 1月 15日这段时间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当中,采用电脑小程序这一手段以随机的方式抽取 10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此基础上,将其中 50%的患者根据抽签法的原则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当中,使用常规的手段来加以干预。而将另外 50%的患者以抽签法的原则随机分配到研究组当中,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入组合干预措施来对其加以护理。每组患者的人数都是 51例。统计两组患者出现肺炎这一疾病的概率。结果:两组患者不管是在住院的天数还是在呼吸机的使用率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 p大于 0.05。对照组患者当中受到感染的人数高达 24例,总体的肺炎发病率高达 47.1%。而研究组患者当中感染的人数只有 12例,发病率为 23.5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十分显著,其中 p小于 0.05。结论:如果在为重症医学科的需要使用呼吸机进行疾病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能够使用干预组合这一手段,在原来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那么不仅能够使得患者发生肺炎这一疾病的概率有所降低,与此同时,也能够使得患者的治疗情况有所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皖北疟疾的发病率与地表温度(landsurfacetemperature,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的关联性,评价用LST、NDVI对疟疾发病率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integratedmovingaveragemodel,ARIMA)预测结果进行校正的效果。方法以皖北五县为研究现场,收集各县2004-2011年的疟疾疫情数据及LST、NDVI等遥感图像资料,提取、合成遥感相关指标;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RIMA模型对2010年各月份的预测结果较报告发病率高(平均误差=0.721/10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当地的疟疾发病率与近三个月的平均LST(lst_(_012),β=0.295)及之前两个月的平均NDVI(ndvi_(_12),β=0.280)有关联(P〈0.001);将二者作为校正因子(相对贡献为2∶1时)对2010年的预测结果进行校正,平均误差缩小为0.018/10万。以2004-2010年的发病率数据再次拟合并筛选ARIMA模型,并以2011年的疟疾报告发病数据为参照,再次评价lst_(_012)与ndvi_(_12)对模型预测结果的校正效果;发现校正后的预测误差(〈0.001/10万)低于校正前的误差(0.293/10万)。结论ARIMA模型能较好地用于该地疟疾发病率的拟合与预测,环境遥感替代指标LST、NDVI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RIMA模型的预测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控制性健康教育对艾滋病与梅毒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系统数据中的60名艾滋病与梅毒高危人群相关资料,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预防控制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艾滋病与梅毒发生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满意度与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艾滋病与梅毒发生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预防控制效果的满意度、依从性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艾滋病与梅毒高风险患者实施预防控制性健康教育,患者依从性明显提升,且预防控制效果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增加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艾滋病与梅毒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并发症发病率与临产后剖宫产手术时机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32例临产状态宫口开5cm内、剖宫产产妇,纳入Ⅰ组,同期纳入32例临产状态宫口开5-8cm、剖宫产产妇,归为Ⅱ组,同期再选择32例临产状态宫口开8cm以上或者接近全开、剖宫产产妇,纳入Ⅲ组,将3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病率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对比Ⅱ组、Ⅲ组,Ⅰ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明显更高,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并发症发病率与临产后剖宫产手术时机之间的关系密切,医护人员应对其手术时机进行良好把握,可以将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施行ICU体位护理对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的效果。方法: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搜集87名,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期间,随机分组,针对所行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的41例常规组病例样本与所行方案为体位护理的46例体外组病例样本,通过病原菌、X线片、临床症状观察确定VAP发生率,行以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护理满意度调查评估的比较。结果:两组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体位组VAP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护理满意度评估结果,同比于常规组,呈现出更优趋势(P<0.05)。结论:在ICU对机械通气患者施行ICU体位护理可减少VAP的发生,同时可提高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ICU体位护理在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影响。方法:从2020.05-2021.05入本院ICU接受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中随机选择90例参与本次研究。通过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两个独立小组,分别取名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ICU体位护理。比较组间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结果: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比较,研究组小于参照组(P<0.05),数据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体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改善呼吸状况,对患者生命安全得以保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ICU体位护理对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3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VAP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也显著缩短(P<0.05)。两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CU体位护理能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病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ICU体位护理对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3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VAP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也显著缩短(P<0.05)。两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CU体位护理能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病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并对致病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收集患者临床治疗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对患者血尿酸、血清肌酐、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实施测定,并选取同一时期的正常体检者10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及致病的相关因素展开探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含量与血清肌酐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具有一定关联性,且为正相关(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含量与白蛋白含量、总胆固醇含量不具备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群体,而且患者的血尿酸含量与血清肌酐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具有一定关联性,且为正相关关系。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率。方法:选取伊犁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慢性宫颈炎盆腔炎患者。采用统计学分析200例慢性宫颈炎盆腔炎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病率。结果:200例慢性宫颈炎盆腔炎患者中有109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占54.50%)、63例慢性阴道炎患者(占31.50%)、28例慢性盆腔炎(占14.00%),各组数据所占比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慢性宫颈炎盆腔炎患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1)生育次数;(2)年龄较大;(3)患有阴道炎或者宫颈炎等疾病;(4)痛经;(5)经期卫生较差;(6)放置节育环;(7)月经不规则;(8)流产史。结论: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发生率在妇科疾病中比较高,影响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多,需针对具体因素加强针对性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30例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评估130例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48h内的吞咽功能,其中有吞咽障碍的为观察组,无吞咽障碍的为对照组,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拔管后吞咽障碍发病率为53.85%;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带管时间、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时间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气管切开、带管时间≥72h及高龄是拔管后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拔管后吞咽障碍发病率较高,而气管切开、带管时间≥72h及高龄是拔管后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辖区老年人健康体检时超声发现胆囊息肉患者,分析其发病率。方法自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在杭州市下城区天水武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8581名老年人(≥60岁)健康体检中空腹行腹部超声(肝、胆、脾、胰、双肾)超声检查。结果体检8581人中,发现胆囊息肉675例,发病率为7.87%。男性受检3646人,发现胆囊息肉361例,发病率为9.90%。女性受检4935人,发现胆囊息肉314例,发病率6.36%。结论该数据体现了本城区老年人中胆囊息肉的发病情况,有利于医务人员对人群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分析,指导临床及卫生保健工作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