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初次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资料189例,评估患者的慢性脑小血管病神经影像学标志物,计算其总负荷评分(0~3分)。发病90 d时,65例患者预后不良。回归分析显示,慢性脑小血管病神经影像学标志物总负荷评分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54,95%CI:1.137~2.707,P=0.011)。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心源性脑栓塞 神经影像学 标志物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从而为进一步预防性抗凝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132例Ⅰa期NSCLC患者,男42例,女90例,年龄26~79(57±10)岁。术前术后均行下肢静脉超声,按照术后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11例)和非VTE组(121例)。比较两组间手术情况、检验指标、影像学信息、病理学信息等的差异,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独立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共发生VTE 11例(8.3%),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0例(90.9%),DVT合并肺栓塞(PE)1例(9.1%)。VTE组年龄大于非VTE组[(65±9)岁比(57±10)岁,P=0.009];两组术后第5天D-二聚体值及其较术前的差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18(1.55,5.15)比1.54(1.09,2.57),2.66(1.17,4.65)比1.34(0.78,2.04)](均P<0.05);VTE组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值(NSE)、术中切除淋巴结的数量明显高于非VTE组[(21.54±12.37)比(14.72±5.75),(19.7±8.2)比(13.0±7.9)](均P<0.05)。两组在手术方式、影像学特征(肿瘤位置、血管集束征等)、病理学信息(病理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术中切除淋巴结的数量是VTE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OR=1.306(95%CI:1.000~1.600),P<0.05)]。结论Ⅰa期NSCLC患者术后VTE发生率约为8.3%,术中切除淋巴结的数量可能是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VTE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静脉血栓栓塞症 手术
  • 简介:摘要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心内膜导致的感染,而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RSIE)致脓毒性肺栓塞较为少见,表现为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征象。本文报道1例RSIE致脓毒性肺栓塞病例,其经积极抗感染及外科手术治疗转归良好。

  • 标签: 心内膜炎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和重要性进行探讨。方法对68例各类颅内动脉瘤进行分析。结果68例痊愈52例,遗有神经系统损害者7例,死亡9例。结论按照颅内动脉瘤的自然病史和发展规律,对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强化,对神经系统及内科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护理,能有效减少死亡率和病残率。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是各种原因导致的难治性心源性休克危重患者的挽救性治疗手段,可暂时代替心肺功能、迅速改善低氧血症、提高全身氧供,同时清除二氧化碳。虽然国际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指南针对VA-ECMO提出了明确的适应证标准,但是基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基础疾病异质性大,其上机时机的界定仍然比较模糊。本文拟从生理和病理生理学角度出发,讨论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肺移植相关急性右心功能衰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心肌损伤等导致的心源性休克以及体外心肺复苏(ECPR)的上机时机,拟为临床医生的判断和抉择提出更多的参考意见。

  • 标签: 体外膜氧合作用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心源性休克 急性右心功能衰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作者: 王婷 邢越 李想 王健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38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广东省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120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H)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增厚、重构,进而导致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点是肺循环阻力增大和肺动脉压力升高,可导致右心衰竭而死亡。儿童PH因特有的发育或产妇相关因素的病因或诱因,以及因儿童自身药物代谢能力的差异,其PH靶向药物的用量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与成人不尽相同,而近年越来越多临床循证研究开始关注儿童PH的靶向药物治疗,本文从前列环素类似物和前列环素受体激动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4种主要的靶向药物类别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儿童 肺动脉高压 靶向药物
  • 作者: 熊长明 翟振国 王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22期
  • 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北京 100037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2018年第六届世界肺动脉高压大会上专家提出了修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广泛争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国内专家也有困惑。本文详细解析了肺动脉高压的定义、诊断标准的变迁、修改诊断标准的必要性及其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修改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的一些建议。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诊断标准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技术,该技术的问世极大地改善了心血管疾病的预后,降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冠心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冠心病已经成为危险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1].因此,如何普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提高基层医院医生介入治疗的水平,是关系到我国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我们在带教过程中,发现做好岗前培训、基础理论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及开展PBL教学模式对尽快提高基层医生介入治疗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介入治疗 进修医生 带教
  • 简介:摘要降胸椎动脉是椎动脉起始段发出的分支变异,走行于上胸部肋横突间隙内。通过对3例患者的颈部CT血管造影进行三维影像重建,观察降胸椎动脉的解剖特点。3例患者均为检查意外发现,其中2例为双侧变异,1例为单侧变异。因降胸椎动脉可发出根髓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外科手术和介入诊疗时应注意识别。

  • 标签: 椎动脉 CT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在早产儿是常见的并发症,有血流动力学的PDA常可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早产儿PDA是多种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早产儿分娩前、分娩过程中及分娩后的多种因素可增加PDA的发生率,如宫内感染、宫内缺氧、出生时的窒息、生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均是PDA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早期积极发现并评估各因素对临床及时诊断和实施安全关闭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早产儿 动脉导管未闭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大动脉异位(malpositionofthegreatarteies,MGA)的诊断价值,并讨论超声心动图的表现特征。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6年3月应用超声心动图的二维图像,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对5例MGA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患儿进行观察,将其声像图表现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总结其诊断特点。结果5例MGA超声心动图特征是心房均为正位,心室右襻,主动脉、肺动脉呈左前右后位准平行走行,主动脉发自左室,肺动脉发自右室;其中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合并继发孔房间隔缺损;1例合并C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伴有肺动脉狭窄,3例伴有肺动脉高压。超声诊断均与手术结果符合。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MGA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需仔细观察房室连接,大动脉与心室连接,以及大动脉之间的关系,从而与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及孤立性心室转位相鉴别。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大动脉异位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在新生儿采血中应用价值。方法100例新生儿均采用桡动脉采血。结果100送检血液标本符合检验要求,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3%,进针后重新调整穿刺方向的有4例,占4%;穿刺不成功有3例,占3%;穿刺点出现血肿者2例,占2%。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是一种简便、安全、快捷、有效、可行的采血方法。

  • 标签: 新生儿 动脉采血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