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后备力量建设通过恢复预备役制度、调整民兵和预备役组织、更新武器装备、改革训练方法等一系列重大措施,已经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但是,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兵、预备役工作与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能否正视和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后备力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问题之一:编组结构与后备力量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依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一是专业技术兵种类少、数量少。现代军事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军队日趋成为知识技术高度密集的部门。据资料表明,美军普通兵与技术兵之间的比例,已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4.3∶1发展为目前的1∶8。我军的合成化程度在近十几年内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各级民兵、预备役组织目前在编组结构和兵员构成上,仍然处于以陆军为主,以普
简介:一、西部军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现状1.军工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目前军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现状是:西部军工企业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种利益集团,他们依赖现有的技术生产方式和制度环境。第一、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创新动力机制。西部军工企业普遍技术支撑不足,对科技成果的吸收能力低,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承受力弱,并没有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第二、军工企业技术研究有一个特点就是开发的研究项目可能技术含量较高,但是市场价值低。由于企业不以商业利益为终点,没有形成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许多技术成果束之高阁,形成了不计成本进行技术开发的习惯。第三、没有形成一条有效的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化的有效链条。许多军工企业也积极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寻求合作,仅着眼在找一些短、平、快的项目,缺乏从长远的观点考虑如何提高企业新技术的吸收及开发能力。第四、缺乏一批敢于在军向民转化和军地合作中实现创新的企业家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