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由香港梅洁楼及中国嘉德合办的《河山色染——绘出新中国》巡展第三站于2015年11月28日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隆重揭幕。延续4月和10月在香港和北京的热潮,此次巡展展出了逾百幅绘画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绘画及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不单见证了许多重要历史政治事件,也以艺术语言体现意识形态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极具特殊的时代风格。
简介:厉鹗是清诗浙派、浙西词派的中坚与巨匠,他身处"康乾盛世",却"不谐于俗",别具"风尘耻作吏,山水事幽讨"的人格个性.这主要表现于他独善其身、自甘恬淡的人格理想,厌弃尘世、渴求解脱的隐逸心态,以及宦情淡薄、绝意仕进而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惯常行为.这种人格特征的形成,一方面与其身世及个人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与他所处时代文化背景的影响密不可分.缘于其独特的人格个性,厉鹗提出以"清"为审美典范的诗词风格论,并集人品、诗品、词品于一身,创作了大量清雅幽隽、空灵淡远的诗词作品而饮誉后世.
简介:一、毛泽东文章的文风、原因和意义我们可以看看毛泽东的论述,《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章可以告诉我们答案。《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最著名的哲学文章。毛泽东讲得很通俗。在《实践论》中,为了论述认识对实践的依赖作用,毛泽东这样写道,'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以此浅显的话语如'吃一吃'以及一个比喻来阐述一个结论即离开实
逾百幅名家作品重现新中国艺术书画独特风格 《河山色染——绘出新中国》巡展
风尘耻作吏,山水事幽讨——论厉鹗的人格特征及对其诗词风格论的影响
对《实践论》《矛盾论》行文形式和风格的思考——文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