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P2P网络借贷因其普惠、快捷、灵活的特点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伴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零门槛的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也产生了大量平台倒闭、经济犯罪案件,并由此引发群体性事件。鉴此,在简要阐述P2P平台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公安经侦工作实践,从梳理P2P平台经济犯罪类型、分析涉嫌经济犯罪平台特征入手,引入风险量化理念,提出P2P平台信用风险防范对策,力求更好地发挥情报导侦作用。

  • 标签: P2P 网络借贷 经济犯罪 风险量化
  • 简介:2015年6月2日,第八届中国犯罪学高层论坛"警察·秩序·治理"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和吉林警察学院共同主办。本次论坛汲取了系列警民冲突事件的经验教训,主要围绕社会治安新常态,推动警察治理与时俱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 标签: 中国犯罪学 社会治安 警民冲突 警民关系 青少年犯罪 司法研究
  • 简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依法阻却相关主体获取记录,而非阻却其"被使用"。法律评价是犯罪记录的必要组成部分,但真正阻碍未成年犯罪人回归社会的并非法律评价本身,而是由于不同主体获得记录并使用,继而产生相应效果造成的。犯罪记录不应该被消灭。我们必须对"记录"和"封存"这两个核心概念及功能有清醒而统一的认识,否则很容易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产生误解,遑论对其完善。

  • 标签: 未成年人 记录 封存 再评价
  • 简介:对于涉嫌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嫌疑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后转为逮捕这一措施的适用,在司法实践中遇到一系列问题,包括:平衡强制措施适用的比例原则与确保诉讼可控性之间的关系不明确、难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有违程序正义的要求、导致转捕的滥用以及可能出现审前羁押期限超过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的刑期或者"刑期倒挂"的情形等。应当坚持以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作为转捕的基本前提、慎重适用逮捕措施、建立社会危险性证明制度、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完善取保候审制度、完善各项强制措施的适用以形成合理的强制措施体系、建立危险驾驶案件"快速联动"办案机制等来解决实践问题。

  • 标签: 危险驾驶罪 转捕 程序正义 社会危险性证明 羁押必要性审查
  • 简介:随着两岸关系的正常化和常态化,两岸的刑事司法协助也从单一的个案协作发展为具有规范意义的条约化模式以及条约指导下的多层次协作。囿于两岸关系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对于刑事司法协助的定位、指向以及适用范围自然存有分歧。在两岸交流规模愈发频繁,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毒品犯罪的跨境化已成为两岸司法机关亟须共同面对的问题。海峡两岸面临的毒情形势有较大差异,司法协助的需求内容各有不同,因此,对于加深司法协助与合作的程度,创新司法协助的手段与模式,应当成为两岸合作打击跨境毒品犯罪的重要课题。

  • 标签: 海峡两岸 共同打击 跨境毒品犯罪 司法协助
  • 简介: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法定程序,既综合体现了"宽严相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罪刑相适"等原则,又必然面临"个体法益与社会法益冲突"、"如何避免花钱买刑"、"如何避免插手经济纠纷"等复杂问题。我们试从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角度出发,绕开刑事和解的历史背景和必要性判断,集中针对经侦案件办理中引入当事人刑事和解的可行性进行阐述,以期为完善刑事和解制度提出若干合理化建议。

  • 标签: 刑事和解 适用 效果
  • 简介:开展对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的国际追逃追赃,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往往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才能达到目的。目前,我国境外追逃追赃最主要的方式是引渡,此外还有非法移民遣返、异地追诉和劝返这三种替代手段。

  • 标签: 经济犯罪嫌疑人 法治化 路径 非法移民 技术性 追逃
  • 简介:司法实务在处理非法集资类犯罪过程中往往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刑民交叉问题,不同裁判模式的选择对于被害人救济以及司法公正的实现将产生巨大影响。但是目前各地法院在审理非法集资案件时裁判标准极不统一,既不利于维护司法权威,也难以有效地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法律规定混乱是造成该类犯罪处理乱象的客观原因,非法集资过程中形成的民事合同效力具有独立性,应直接适用相关民事法律,无需依赖于刑事案件的审理,从被害人权利救济角度考察,刑民并行的裁判模式效果优于传统实践过程中刑事优先的做法。

  • 标签: 集资犯罪 刑民交叉 被害人 救济路径
  • 简介: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依法向犯罪嫌疑人出示的《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是一份由国家司法机关出具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正式文书,对于检察机关依法正确履行检察权保障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司法实践中,告知书文本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修改完善。

  • 标签: 犯罪嫌疑人 诉讼权利义务 告知 审查起诉
  • 简介:8月7日,河南省延津县检察院在县邮政局会议室,举办由全县7家银行系统管理干部参加的送法及预防职务犯罪专题宣讲,80余名全县金融系统管理干部深受教育。该院公诉科副科长常建党结合检察职责职能和近期发生的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案件,分析了犯罪的原因和危害,讲解了如何预防犯罪的方法和措施,启示各位金融系统管理干部要依法依规办事,规范日常业务程序,摒弃不良思想影响,做到既对金融发展负责,又对个人及家庭幸福负责,共同建设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

  • 标签: 职务犯罪案件 管理干部 金融系统 预防犯罪 专题 组织
  • 简介:本文试图系统回答刑法学之核心命题,即"犯罪该如何可能"之问题。对该问题之思索,首先,指出了"形式的犯罪定义"容易陷入"制定法主义"的泥潭,其次,道明了"实质的犯罪定义"容易滑向"社会危害性"的深渊,从而形成犯罪定义的历史性难题。最后,笔者试图倡导,我们既需要整合"形式和实质"的思维路径,又需要跨越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的思维进路,进而从整体和系统之思维视角来构建科学的犯罪定义,即犯罪本体论及认识论。故此,本文认为,犯罪行为乃是具有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罪责性等三个要素的刑事不法,经由刑事立法赋予刑罚之行为。

  • 标签: 犯罪的定义 构成要件该当性 违法性 罪责性
  • 简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美丽的英雄城南昌,我们迎来了2014“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坛”的隆重举行。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共江西省委向莅临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所有关心青少年发展、支持和参与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 标签: 青少年违法犯罪 论坛 预防 开幕式 致辞 青少年发展
  • 简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大范围普及,网络从最初的犯罪对象逐步演变为犯罪空间。现存的针对网络犯罪法律尚不完善,无法有效遏制网络犯罪。因此通过网络传播消息、煽动或教唆犯罪有着低门槛、低成本的特点。在我国,未成年人也是网络空间的主要参与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组织通过网络煽动、教唆、帮助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严厉制裁影响和争取未成年人成为犯罪人的行为,完善未成年人网络空间权益的刑法保护刻不容缓。

  • 标签: 恐怖主义犯罪 网络传播 未成年人 刑法保护
  • 简介:农村小城镇涉众型经济犯罪手段多样,如以招工为名的传销犯罪、以民间高利借贷为名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以种植或养殖为名的非法集资犯罪等。由于受害村民众多且村民法制意识淡薄等原因,此类犯罪往往比城市里发生的同类犯罪更易引起村民上访事件。为维护农村治安稳定,在打击此类犯罪时可适当修正刑罚配置,如废除集资诈骗死刑,令犯罪分子有机会对村民做出补偿、尝试适用刑事和解制度、扩大适用资格刑等。

  • 标签: 维稳 农村小城镇 涉众型经济犯罪 刑罚
  • 简介: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改,给毒品犯罪案件侦查工作带来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侦查人员应牢固树立人权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广辟情报源,做好毒品犯罪情报工作,依法实施技术侦查,不断完善和改革讯问方法,规范使用控制下交付,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毒品犯罪新形势.

  • 标签: 毒品犯罪侦查 毒品犯罪 侦查对策
  • 简介:从文化心理学视角来看,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生成机制是重"身"轻"心","权威"与"孝"、"功名"心态、"关系"意识等文化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我们应选择的文化心理治理路径有:转变重"身"轻"心"的心理,满足青少年的精神需求;放下"权威"思想与姿态,与青少年平等对话;淡化"功名"心态,激发青少年潜能;弱化传统的"关系"意识,培养青少年的公共意识。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生成机制 治理路径 文化心理学
  • 简介:信息时代的网络空间中犯罪主观罪过具有特殊性,难以认定是普遍存在的司法难题,但仍应努力求索。基本方法一是直接根据信息技术制度认定行为人至少具有过失;二是根据其他旁证推定行为人具有单独犯罪的故意或帮助犯罪的"明知"。未来需要根据总结的司法解释一般经验,对信息传播行为、网络攻击行为的主观罪过进行具体认定规则的完善,对网络共犯"明知"的具体推定规则进行构建,在罪责原则贯彻方面提升司法解释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网络空间 犯罪技术 主观认定 共犯明知 司法解释
  • 简介: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人性观,提倡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力量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帮助更多的普通人获得主观幸福感和满意度。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启发下开展针对犯罪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能促进公安教育改革、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学生主观幸福感、符合积极心理学跨学科应用的内在需要。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多管齐下,增强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创设情境,营造积极组织氛围等一系列措施,探索犯罪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若干尝试。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