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介入手术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对2013年6-12月我科498例介入手术患者(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及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护理安全措施,对2014年2-7月565例介入手术患者(试验组)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并通过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两方面对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的试验组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差错率为0.53%(3/565)低于对照组的3.21%(16/498),试验组满意度为96.64%(546/565)高于对照组的82.73%(412/4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手术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干预措施能够保证介入手术的安全性,有效降低护理差错所引发的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简介:目的分析美国上市药品的撤市原因,明确上市药品风险管理对保证公众健康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和美国FDA网站,收集和分析美国药品撤市信息。结果1964~2009年期间美国实际撤市的产品为72个,撤市的主要安全性问题为:心血管毒性、致癌风险、肝毒性、血液毒性、皮肤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肾毒性等。结论风险管理应贯穿于药品研发到使用的全过程,而上市后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药品撤市是上市后安全风险管理的终极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连续灌胃SD大鼠90天决明子提取物,研究决明子提取物对SD大鼠的长期毒性情况,了解决明子提取物长期服用的安全性。方法:选用雌雄各半的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决明子提取物低、中、高三个剂量组,连续灌胃90d。结果: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试验结束时雌雄大鼠体重、总增重、总摄食量及总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P>0.05)。结论:决明子提取物连续灌服90天对SD大鼠无不良影响,提示其长期服用具有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安全用药需求。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护士女性193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临床护士对安全用药的需求。对调查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的差异,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教育背景导致了护士了解药物属性常用途经首选为“向别人请教”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无论教育程度的高低,在了解药物属性方面采取了向别人请教的方法,提示我们应注重主动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对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的关注度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护士在“新药及时解读”和“继续教育培训”等需要的业务支持中差异显著P﹤0.05;需要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的措施“修订用药流程”、“建立配液中心”、“药师配药”、“了解药品名称的知识”等需求差异显著P﹤0.05。结论掌握护士对安全用药的需求,给予有效的措施十分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间治疗急诊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标准,年龄25-50岁左右,分为A组(n=30)和B组(n=30)。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果:经检验,B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高于A组患者,且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医患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数据有差异,具有统治学意义(P < 0.05)。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患者就诊后护理安全度,保证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准确度,减少护理工作的失误率,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急诊分诊护理工作的规范性,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目的分析药房当中高危药品的管理情况并探究提升用药安全性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药房内使用高危药物的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的20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措施,分析落实相关措施前后风险事件的发生状况。结果药房管理方面的问题表现主要为药品识别为主,其次为药品的摆放、药品标识、药品用药安全和其他情况,在落实相关措施以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房容易出现高危药品用药的安全性问题,所以针对于此强化相关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药品用药的安全性,对于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