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3D-CTA)在脑深部肿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3D-CTA辅助的脑深部肿瘤显微手术病例,评估术前肿瘤的3D重建效果及术后疗效。结果所有肿瘤的术前3D重建图像均能清楚显示病灶部位、大小、轮廓以及邻近血管、骨质,并与术中实际观察一致。27例病例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症状改善或不变25例,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随访优良22例。结论3D-CTA能够准确提供肿瘤与邻近血管和颅骨的三维影像,并能够任意调整、测量及模拟手术入路,对于脑深部肿瘤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规避术中风险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视化依据。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三维重建单(双)靶点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疗效,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33例壳核脑出血病人的CT定位扫描资料输入计算机工作站,对血肿进行三维重建,根据血肿量的大小和形状设计1~2个靶点和引流管路径.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引流管(外径5mm,内径3mm)送至颅内预定靶点,术中应用10ml注射器轻柔抽吸血肿液化部分,术后将尿激酶(1~2万IU)注入血肿腔内,夹闭引流管2h后自然引流,每12h重复1次.复查CT证实剩余血肿量为最初的10%~15%时拔除引流管.结果平均置管1.5d(1~3d),平均血肿排空率92.8%.术后1个月病死率6.0%,远期随访(平均22个月)病死率11.3%,优良率74.4%.结论该方法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血肿排空较彻底,疗效可靠,尤其适用于血肿量较大(>25ml)且形态不规则的颅内血肿.
简介:目的分析寰枕融合畸形伴寰枢椎脱位时侧块关节的形态学变化与脱位的三维特征。方法寰枕融合畸形伴寰枢椎脱位患者36例行螺旋CT扫描后,数据以DICOM格式传送至三维可视化工作站,重建颅颈交界区三维模型,按照骨性畸形、寰齿关节、侧块关节的次序观察骨性畸形及寰枢椎脱位的三维特征。结果寰枢侧块关节呈关节滑脱者57侧(79%)、关节整体变形前倾者61侧(85%)和关节面分离者11侧(15%)。对照两侧对称或不对称侧块关节的形态变化与脱位时寰椎与枢椎的三维位置关系,本组寰枢椎脱位的三维分型可归纳为三种:对称型(14/36例,39%),为两侧寰枢椎侧块关节呈大致对称的关节滑脱和关节整体变形前倾;旋转型(13/36例,36%),为两侧寰枢侧块关节呈显著不对称的关节滑脱和关节整体变形前倾;分离型(9/36例,25%),为至少一侧侧块关节出现关节面的完全分离。结论寰枕融合畸形时先天性的关节发育异常、继发的关节变形以及韧带的疲劳拉伸等多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是寰枢椎脱位发生的根本原因。采用三维可视化方法直观地观察和分析寰枢椎脱位及寰枢侧块关节形态.对于手术决策和内固定方案选择等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维思通与奥氮平用于首发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方法在为期12周的双盲研究中,首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维思通组、奥氮平组.靶剂量为药物的最大推荐剂量:维思通为6mg/d、奥氮平为30mg/d.主要疗效指标是在12周单药治疗结束时比较维思通组和奥氮平组的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均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变化差异.结果在12周单药治疗结束时,维思通组的PANSS评分与奥氮平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维思通组的PSP均分改善优于奥氮平组(P<0.01).结论对于首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奥氮平相比,维思通能够更显著的改善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早日回归社会.
简介:2017年1月10日至14日,由亚澳小儿神经外科联合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中华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上海市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天津市赵以成医学科学基金会共同承办的2017年第12届亚澳小儿神经外科高级培训班(AAACPNCoupe2017)暨上海市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成立仪式在太仓玫瑰庄园隆重召开。本次培训班得到亚澳小儿神经外科学会的鼎力支持,邀请了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小儿神经外科知名专家学者近20名进行授课培训。来自全球各地50多家医院的70名小儿神经外科同道共同参加了本次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