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介绍一种通过用原股骨头假体制备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的方法,总结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前,对感染的治疗和关节功能保留的经验,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因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在本中心接受分期翻修治疗的患者中,有11例11髋在一期感染病灶清除后,植入用原股骨头假体制备的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占位器,待感染治愈后接受了二期翻修。观察使用这种占位器治疗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有效性以及并发症,观察患者一期和二期翻修术后的功能情况。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末次随访距二期翻修平均(12.6±2.5)个月。病灶清除术后患髋均能伸直0°,屈髋平均(89.1±6.3)°,外展平均(31.8±5.1)°。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0.5±9.9)分升至(79.3±4.5)分,二期翻修后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达(91.7±2.6)分。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无感染复发征象。1例患者一期翻修术后3周时出现髋关节占位器脱位,经两次手法复位均失败。1例患者发生占位器柄断裂。结论保留原股骨头假体制备的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一期翻修术中,表现出操作简单、感染控制满意、保留关节功能好的特点,需要注意占位器柄断裂、占位器脱位且难以复位的风险,通过改进方法后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这些并发症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行空心钉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的10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23例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出现股骨头坏死(阳性组),85例未发生股骨头坏死(阴性组),比较分析两组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21.30%的患者在随访中出现股骨头坏死。骨折Garden分型(P=0.01)、体质指数(P=0.02)以及术后股骨颈骨折端三维重建不同方向的移位是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术前是否牵引、等待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内固定物是否取出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空心钉固定手术之前,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对于骨折移位明显、肥胖等出现股骨头坏死风险较高患者及时采用关节置换,术后适当减重以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
简介: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及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转染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培养BMSCs,抽取静脉血制备PRP,以Ad-GFP-hBMP-2(BMP-2-BMSCs组)及Ad-GFP(对照组)转染的BMSCs分别与PRP凝胶复合,继续培养。用扫描电镜、MTT检测PRP凝胶的生物相容性,RT-PCR检测各组的I型胶原、n型胶原、X型胶原、蛋白聚糖、SQX-9表达。结果扫描电镜及MTT检测证实PRP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RT-PCR分析表明,单层培养的BMP-2-BMSCs组的n型胶原、蛋白聚糖和S0X-9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〇P<0.05),但I型胶原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尸<0.05),同时X型胶原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〇P>0.05);与PRP复合后,BMP-2-BMSCs组的n型胶原、蛋白聚糖和SQX-9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I型胶原和X型胶原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染BMP-2的BMSCs在PRP凝胶中生长良好,BMP-2基因转染能促进BMSCs的体外成软骨分化。
简介:目的评价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以上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2000年9月至2012年9月,本科室通过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各种髋关节疾病152例,其中5年以上随访46例。本文对46例患者术后随访x线片、Harris评分、肢体的长度、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术中股骨干骨折5例,脱位1例,切口无感染,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随访时间5—12年,平均7.6年。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1.2分(17—60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2.3分(74~96分),其中38例评分大于80分,6例评分位于70~80分之间,2例评分小于70分。影像学检查2例髋臼假体、1例股骨假体周围出现小范围的透亮线,其余x线片示髋臼和股骨柄假体位置满意,无松动及下沉现象,股骨颈骨质良好。结论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病中期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可能需要行假体翻修的中青年患者。
简介: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mutipleossificationofposteriorlongtiudinalligament,MOPLL)患者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痛发生特征、病理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单开门椎板成形和连续节段Centerpiece开门侧钉板系统固定,治疗颈椎管MOPLL患者共计79例,其中术后轴性痛发生者12例,减压范围均不低于4个节段,比较术后轴性痛和非轴性痛患者C(2-7)节段整体、C(3-4)和C(5-6)椎间屈伸术前活动度和术后矫正值,评估术后轴性痛和非轴性痛者间C(2-7)椎体中心间距和侧块关节最大间距术后矫正值差异。结果颈肩轴性痛发作者,术后C(2-7)屈伸运动范围下降幅度大于非轴性痛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轴性痛者C(5-6)术前屈伸度大于非轴性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轴性痛者术后C(3-4)椎间活动度矫正值大于非轴性痛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体中心和侧块关节最大间距术后矫正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如合并颈椎失稳,易致减压范围内各椎间屈伸度变化程度失衡和周围软组织应力动态失衡,继发术后轴性痛发生。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累及髋关节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后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5年5月因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采用THA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一定的选择标准,共71例(71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根据既往文献重点将手术时间、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骨质疏松、髋关节间隙采用AS髋关节放射指数(bathankylosingspondylitisradiologyindex-hip,BASRI-h)评估、血红蛋白下降量等5个因素纳入分析。按隐性失血量将患者分为高隐性失血组(≥480mL)和低隐性失血组(〈480mL)。结果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为320~1450(797.4±446.8)mL,总失血量为950~2100(1410.8±497.3)mL,占总失血量的56.5%。高隐性失血组39髋,低隐性失血组32髋;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P=0.013)、髋关节间隙(P=0.014)、骨质疏松(P=0.014)、血红蛋白下降量(P=0.000)导致高隐形失血量,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髋关节骨性强直(OR:5.147,P=0.049)、异体输血量(OR:1.039,P=0.007)及血红蛋白下降量(OR:1.153,P=0.000)与高隐性失血相关。结论隐性失血量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THA后总失血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髋关节间骨性强直、血红蛋白下降量是导致高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术后静脉血栓分级预防的必要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11月由同一组术者施行腰椎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并获得随访的15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防方法分为物理预防组和分级预防组。物理预防组共71例,术后常规给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血栓;分级预防组共86例,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术前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等级给予分级预防,观察并比较2组术后VTE的发生率。结果物理预防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为(176.25±80.21)mL,分级预防组为(209.15±101.70)mL,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物理预防组术后VTE的发生率为8.5%(6/71),分级预防组为1.2%(1/86),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腰椎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术后静脉血栓分级预防是安全有效的。
简介:目的探讨后方韧带复合体对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科实施后路腰椎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L4~5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A组(30例)行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B组(30例)行切除后方韧带复合体的PLIF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术前、末次随访时测量腰椎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和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并进行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对L3~4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9例患者出现了L3~4节段的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segmentdisease,ASD),B组17例出现了L3~4节段的ASD。其中A、B两组均有2例患者为有症状的ASD。术前两组患者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6例,2级22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B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4例,2级24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结论腰椎椎间融合术中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可减少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继发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3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骨科因单节段OVCF行PVP治疗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继发相邻椎体骨折将患者分为继发骨折组(A组,38例)和无继发骨折组(B组,102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后继发相邻椎体骨折的潜在影响因素,包括非手术因素(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椎体骨密度、楔形角范围、骨折位置、有无外力参与、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和手术因素(骨水泥填充材料、注入量、注入方式、渗漏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以上因素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其与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相关性。结果组间比较,椎体骨密度、楔形角范围、骨折位置、有无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及有无外力参与5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相关分析;其余统计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5个指标进入方程,与术后相邻椎体骨折具有相关性。结论椎体骨密度低、楔形角≥15°、骨折位于胸腰交界处、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及外力作用5个指标是术后继发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手术因素不会增加继发相邻椎体骨折风险。
简介: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在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SD)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8月—2017年5月,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42~102(74.6±19.7)个月后,发生ASD需再次手术的患者11例。发生ASD的节段均位于原融合节段上方,应用OLIF联合/不联合椎弓根钉行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住院天数等。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摄腰椎标准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及CT,测量手术前后椎间孔高度(IFH)、椎间隙背侧高度(DH)、椎间隙腹侧高度(VH)等影像学参数。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7.7±6.8)个月,手术时间(87±35)min,单节段手术时间(64±8)min(不含内固定操作),术中出血量(74.2±28.8)mL,住院(6.7±1.9)d。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明显降低,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手术节段椎间隙VH、DH较术前分别增加(4.5±2.1)mm和(3.2±1.9)mm,IFH较术前增加(5.7±1.6)mm。2例(18.2%)患者在椎间隙处理过程中发生终板损伤,Cage下沉,术中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无相关临床症状;1例发生腹膜撕裂,术中请胃肠外科专家手术修复;1例出现交感神经链损伤致下肢症状,1例出现一过性术侧腰大肌无力,屈髋肌力3+级,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OLIF作为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技术,为腰椎融合术后ASD提供了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并获得良好的近期随访临床效果。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Arch钛板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作为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初次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并于本院再手术行Arch钛板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共10例,比较再次术前及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Cobb角和颈椎活动度的变化,同时比较再次手术前后椎管面积的变化。结果患者平均随访11。9个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7.6分增加至11.3分(P〈0.01),神经功能改善率为41.83%;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颈椎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面积由术前171.32mm2增大至227.46mm2(P〈0.05)。术后2例患者出现轴性痛,1例出现脑脊液漏;随访期间完全恢复。结论对于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患者,应用Arch钛板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作为再次手术方式在短期内安全、有效。
简介:目的观察强骨饮防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再发对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本科室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得到完整随访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基础用药组和强骨饮组,每组各40例。其中常规康复组为常规骨折康复治疗,其余两组在常规骨折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基础用药组给予钙尔奇D片和阿法骨化醇胶囊;而强骨饮组给予强骨饮颗粒。均术后随访1年,记录3组病例术后对侧再发骨折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对侧股骨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变化情况,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105例获得随访,15例失访。术后1年再发对侧粗隆间骨折4例,其中常规康复组3例、基础用药组1例和强骨饮组0例,经统计再骨折发生率分别为8.57%,2.85%,0.0%,强骨饮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骨饮组治疗1年后股骨大转子和股骨颈骨密度分别为0.672±0.052g/m^2、0.574±0.063g/m^2,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稍高于基础用药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饮可有效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对侧股骨大转子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增加骨强度,有效降低再发对侧粗隆间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