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305例经短期CSII治疗后换为不同治疗方案,分A组:口服降糖药或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组,B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组,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并作相关分析结果与A组比较B组体重指数较低,CSII治疗末日胰岛素用量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Q01)。患者是否需要预混胰岛素治疗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r=0.429,P=0.00),与CSII治疗末日剂量呈正相关(r=0.375,P=0.003)。结论经短程CSII治疗后可以根据体重指数、CSII末日剂量粗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
简介:目的:观察二甲双胍与基础胰岛素联合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月在我中心就诊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双盲法均分成常规组、治疗组2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常规组(n=37)给予基础胰岛素治疗,治疗组(n=37)采用基础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然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的血糖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采用基础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效果可靠,安全性优。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模式对养老院2型糖尿病老人生存质量影响。方法从两所具有代表性的养老院中选取70名2型糖尿病老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一所为实验组,另外一所为对照组,每组35人。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模式,对照组常规老年护理模式。12个月后观察两组老人生存质量、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老人SF-36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模式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老人血糖,提高其生存质量。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血糖,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简介: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T2DN患者4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群20例为对照组。根据HbA1c水平将观察组分为高值组(12例,HbA1c〉10.0%)、中值组(19例,7.0%≤HbA1c≤10.0%)及低值组(8例,HbA1c〈7.0%)。结果观察组HbA1c和u-AL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随着HbA1c水平提高,u-ALB水平上升。结论HbA1c联合u-ALB水平检测可于早期诊断出2型糖尿病肾病。
简介: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2015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诺和灵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2hPBG和FBG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HOMA-B、Fins明显低于观察组,HOMA-IR、HbA1c和FPG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对老年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简介:为期16周的随机、平行、对照研究。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继发口服药物失效,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与优泌乐25组,入组前从未使用过胰岛素治疗,每组各20例,在固定的糖尿病饮食及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每日2次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30或优泌乐25。观察治疗16周后两组7个时点血糖水平、HbA1c、低血糖发生次数、胰岛素用量。结果2型糖尿病继发口服药物失效后,采用诺和锐30或优泌乐25每日2次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后血糖均明显下降,7个时点血糖、HbA1c、低血糖发生次数、胰岛素用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后采用诺和锐30或优泌乐25在疗效、安全性、依从性等方面均无差异。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左心室功能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3月大庆市人民医院及大庆油田总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糖化血红蛋白大小分为2组。其中糖化血红蛋白〈6.5%纳入A组,共纳入40例;其余38例糖化血红蛋白均≥6.5%,纳入B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收集并比较3组受试者采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左技术产生的心室功能数据。结果3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左心室整体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和对照组相比,左心室质量大、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中左心室质量、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或可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检测的敏感指标。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hPG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8.33%,较对照组29.17%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更具有优势。
简介: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利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观察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条件下,分别进行糖耐量试验及馒头餐试验(间隔1周),观察2种试验的一致性及对试验当天血糖波动的影响。结果:馒头餐试验30分和60分钟血糖高于糖耐量试验该时点血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试验,其它时点血糖及5点平均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试验条件下,患者全天血糖最高值、最低值、24小时平均血糖、血糖变异系数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耐量试验时发生恶心、胃部不适事件6例,高于馒头餐试验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馒头餐试验和糖耐量试验具有很好一致性,前者具有操作方便、胃肠道反应轻微、更符合生理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60例T2DM伴下肢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静脉滴注2周后口服,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baPWV、动态血糖,计算FBGCV,并测定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空腹C肽(FC-P)水平,计算HOMA2-IR,观察α-硫辛酸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HbA1C、HOMA2-IR以及治疗组FBGCV、oxLDL、baPWV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组baPWV、oxLDL、FBGCV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均﹤0.01),但两组HbA1C、FC-P、HOMA2-IR无差异,FBGCV与baPWV、HbA1C、oxLDL、HOMA2-IR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FBGCV与HOMA2-IR、oxLDL、baPWV相互间均密切相关,硫辛酸静脉加口服的序贯治疗可明显改善T2DM患者FBGCV、baPWV,从而改善DM慢性血管并发症,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改善血糖变异性有关,但对胰岛素抵抗无改善。
简介:目的:探索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用于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门诊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选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分为3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一组单独应用二甲双胍,对照二组予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而观察组予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比3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二组和观察组患者的FBG、2hFBG以及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一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FBG、2hFBG以及HbAlc更趋向理想水平。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感染、血尿常规异常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用于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