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心内科住院的96例高龄高血压患者(年龄≥80岁),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将其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CI组,35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对照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症,以及动态血压监测指标。结果MCI组患者与对照组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分别为(131.14±12.61)和(131.00±13.17)mmHg、24h平均舒张压(24hDBP)分别为(65.74±7.35)和(64.08±8.39)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昼间平均收缩压(dSBP)、昼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CI组晨峰血压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8.69±12.64)vs(4.08±12.78)mmHg,P<0.05]。结论清晨血压升高与高龄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有关。
简介:目的对伴有便秘的老年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科2008年至2013年收治的160例老年IC患者,其中男35例,女125例,根据有无便秘分为便秘组和非便秘组,比较两组IC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实验室检查、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诊治经过及疾病转归等。结果160例IC患者中,便秘患者占57.5%;便秘组发病年龄低于非便秘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48.8%);病变程度较重;治疗2周后黏膜完全愈合率63.0%低于非便秘组79.9%。便秘组中78.3%的患者病变位于左半结肠与非便秘组75.0%相仿。结论慢性便秘在老年IC中常见,是老年IC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伴有慢性便秘的老年IC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当慢性便秘患者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一旦出现腹痛或便血时应高度警惕IC发生,应尽早行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简介:目的探讨唑来膦酸钠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收集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平均67.6岁),给予钙尔奇+阿法D3+唑来膦酸钠;对照组(60例,平均66.4岁),给予钙尔奇+阿法D3。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以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判;测定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髋部及腰椎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排除治疗中3例脱落患者后,治疗组(57例)骨痛缓解快,骨密度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53例)(P〈0.05)。治疗组AK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95.2±11.2)VS(147.3±16.1)IU/L;P〈0.05]。两组血钙、血磷及对照组AKP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唑来膦酸钠能显著缓解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提高骨密度。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2年12月至2012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5岁NHL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NHL高发病年龄段为65~75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5.0%)为最常见病理类型。患者从出现首发症状至确诊的中位时间为78d。确诊时ECOG评分0~1分者较多(62.5%);45%的患者有伴发疾病,最常见的伴发疾病为高血压病。临床分期、全身症状、ECOG评分、国际预后指数(IPI)与总生存时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NHL患者合并症多,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但病情发展较慢。临床分期、全身症状、ECOG评分、IPI与总生存时间有相关性。
简介:目的通过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出本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进一步为临床防治MODSE奠定基础。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昆明市中医医院274例MODS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发因素中以肺部感染占首位(35.77%);总衰器官、首衰器官发生频率亦以肺居于首位(74.09%、38.32%);胃肠道在总衰器官发生频率中居第二位(73.72%);外周循环功能不全或以休克诱发MODSE患者的病死率、0R值、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累积衰竭器官的数目与死亡危险度呈正相关;MODSE衰竭期死亡率明显高于衰竭早期。结论老年人肺部感染为MODSE主要诱发因素,此与文献报道相一致。临床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积极加强雾化及排痰护理,配合使用清热化痰的中药汤药或制剂,“菌、毒、炎”并治,对切断MODSE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MODSE病程中胃肠功能不全普遍存在,故临床注重调整胃肠功能应是干预救治MODSE的关键环节;外周循环功能不全是导致MODSE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纠正外周循环功能不全对阻止MODSE的进行性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简介: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49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76.2±6.0)岁。受试对象均给予缬沙坦80~160mg或加用利尿剂氢氯噻嗪12.5mg治疗,疗程为1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作诊室随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心脏超声检查、颈动脉、椎动脉、肾动脉超声和眼动脉超声检查。结果(1)缬沙坦治疗12个月以后,患者诊室随测收缩压显著下降(P〈0.05);但24h总体血压、白天及夜间血压均无明显变化;(2)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升高(P〈0.001);(3)颈动脉、椎动脉和肾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显著下降(P〈0.05),肾段间动脉及眼动脉PI及RI无明显变化。结论缬沙坦可有效控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并改善其左室收缩功能和动脉顺应性。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辅以彩色多普勒检查在诊断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3例最终被其他方法确诊为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老年患者的肝脏超声图像,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腹部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的数字和图象资料,找出其内在规律并评价其在诊断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23例老年患者腹部超声图象中没有一例患者的腹部超声图象表现为占位效应,其中Ⅰ型局限浸润型2例,Ⅱ型多灶浸润型1例,Ⅲ型叶段浸润型1例,Ⅳ型弥漫非均匀浸润,残存小片正常区19例;彩色多普勒检查示有7例肝内异常强回声或弱回声区(直径均>3.0cm),内部或周边可见正常血管分支走行.结论非占位效应也是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的最重要特征,在诊断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中具有同样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