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栓通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4例SAP合并AKI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47例,常规综合治疗)与观察组(常规综合治疗+血栓通注射液)。对比治疗前后不同组别肾功能指标、治疗后不同组别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结果治疗前,不同组别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OFA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改善SAP合并AKI患者肾功能指标、减少急性肾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咨询在抑郁症患者康复指导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资讯指导,三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12.85±2.51)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16.87±5.21)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生活状态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社会状态评分和自我认知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95.1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70.73%,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咨询指导,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间曾接收的心律失常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这些患者均以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对药物产生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进行观察。结果引发心律失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占据比例较多的为IC类,另外还有IA类,在应用胺碘酮过程中也会发生。在联合用药中会产生致心律失常作用,特别是在洋地黄及利尿剂应用方面。结论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要起到良好效果,但也会导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当合理控制,对联合用药应当适应选择,从而减少心律失常作用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信息化建设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住院接受临床护理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500例则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信息化建设,观察两组护理工作情况及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服务水平,对降低护理缺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道感染患儿在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12至2017-11月,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为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并对比2组经护理的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及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发热症状消失时间为(2.21±0.73)d,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3.43±1.09)d,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为(4.64±1.43)d,均少于对照组,P<0.05,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55±6.97)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道感染患儿在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成不同组。常规治疗组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肾炎康复片组则给予贝那普利片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肾功能指标改善50%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对应的相关指标;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肾炎康复片组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肾炎康复片组肾功能指标改善50%时间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对应的相关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肾炎康复片组肾功能对应的相关指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肾炎康复片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贝那普利片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肾功能和预后,缩短疗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绘画治疗对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康复作用价值并作比较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100例为对象,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则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绘画治疗。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的SF-36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干预前的SF-36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两组干预后的SF-36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改善,且研究组干预后的SF-36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对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实施绘画治疗可以提高康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压监测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35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均进行颅内压检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对症支持处理,分析颅内动脉压监测的作用。结果本组的35例患者中,25例颅内压在5-20mmHg之间,生命体征平稳;8例术后颅内压范围在20-40mmHg之间,其中有5例出现脑血管痉挛、3例出现急性脑水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颅内压急剧升高超过40mmHg,经颅脑CT检查显示动脉瘤破裂出血,经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3d死亡。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续监测颅内压,并根据症状变化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可为病情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创伤后大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5月我院急诊室与ICU接收的需大量输血治疗的6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用凝血四项指导患者用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栓弹力图指导患者用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好转率、病死率、渗血时间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红细胞悬液、血浆以及冷沉淀的平均治疗量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在创伤后大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能够给予患者输血治疗针对性指导,提高预后,节约血液资源,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效果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35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遵医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组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比较两组满意程度;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的舒适评分;护理前后焦虑标准分数、抑郁标准分数;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组满意程度、焦虑标准分数、抑郁标准分数、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的舒适评分、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腹部与阴道彩超在瘢痕子宫妊娠疾病当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瘢痕子宫妊娠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200例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0例患者。参照组使用腹部超声检查,实验组采用阴道彩超检查,观察两组检查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诊断符合度为96.0%(96/100),参照组患者诊断符合度为80.0%(80/100),实验组诊断符合度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妊娠临床诊断,使用阴道彩超诊断符合度要显著高于腹部彩超检查,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8月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测,分析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结果TRUST检测后敏感性为91.18%,特异性为63.64%,,检出率为81.58%;ELISA检测后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66.67%,,检出率为97.73%,TRUST检测法和ELISA检测法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梅毒螺旋体感染进行检测,准确性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环磷酰胺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接诊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66例,将之按照数字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3)。两组都常规应用醋酸泼尼松,实验组加用环磷酰胺。分析两组病情的缓解情况,比较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88%,明显比对照组的66.67%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尿蛋白定量明显比对照组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环磷酰胺疗法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进行施治,能够显著改善其机体指标,提高疗效,促进病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05 月收治的 96 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传统一般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完成;就组间眩晕护理总有效率以及 HAMA 评分展开对比。 结果: 最终发现,护理前,实验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 HAMA 评分同比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P >0.05 );护理后,实验组 HAMA 评分低于比照组明显( P <0.05 )。 结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于临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利于眩晕护理效果提升以及 HAMA 评分降低,最终促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疾病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