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人工流产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接受人工流产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留院观察时间、机体功能恢复时间及护理前后情绪状态评分(SAS和SDS)。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留院观察时间(1.102±0.27小时)显著短于对照组(3.64±0.45小时),机体功能恢复时间(5.27±0.91天)显著快于对照组(7.89±1.3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39.29±3.46)和SDS(38.34±2.3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AS:45.27±4.52,SDS:43.42±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缩短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的留院观察时间和机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糖尿病的主要发病症状为高血糖,是一种代谢性的疾病。糖尿病由于身体长期处在高血糖的环境中,不仅会加重胰岛素分泌的部位的受损程度,还会引起各种由于血糖含量的异常引发的并发症,这也是糖尿病所带来的主要危害,也会因为高血糖导致组织器官受到慢性损害,包括眼睛、肾脏、血管以及心脏等部位,都会由于血糖的升高影响到其正常的功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将我科2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0名护理人员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10名护理人员行层级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及护理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采用层级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密切护患关系,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从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有效为神经外科患者提供安全、高质、有效的护理。方法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存在的风险性问题给予识别、认知,建立健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制度与相关风险应急程序,组织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参加风险识别以及防范能力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风险意识,加强对风险的有效监控。结果有效减少了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次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显著改善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结论组织护理人员参与风险管理的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能力。对护理工作风险给予有效监控,显著减少了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切除术术后恢复期的护理思路。方法在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癌肺切除术患者中筛选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挂号末尾数的奇偶性分两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增强术后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卧床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卧床时间短、抗生素应用时间短、生活质量评分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各项对比差异均有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肺切除术后恢复期,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增强术后康复护理,可以减短患者的卧床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应该广泛推荐运用。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肺癌切除术术后恢复期的护理思路。方法:在我院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肺癌肺切除术患者中筛选 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挂号末尾数的奇偶性分两组,观察组 21例,对照组 1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增强术后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卧床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卧床时间短、抗生素应用时间短、生活质量评分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各项对比差异均有较为显著的差异, P< 0.05。结论:在肺癌肺切除术后恢复期,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增强术后康复护理,可以减短患者的卧床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应该广泛推荐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400例学龄前儿童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时间内,选择400例进行血常规检测的学龄前儿童患者,根据性别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为197例男性患儿,对照组为203例女性患儿,对所有学龄前儿童抽取指尖末梢血液,并进行血常规检测,对两组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分析疾病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血常规(RBC、WBC、PLT及Hb、GR、LYMPH)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疾病的发生率也没有差异(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的性别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小,仅仅是饮食结构,或者生活习惯等不足以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也不会影响患儿疾病的发生率。这可能与性发育相关,但是学龄前儿童性发育程度较低,因此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