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脑梗死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ADL)指数量表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指标得分均显著由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梗死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进行研究,分组方式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数进行,以单数入院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以双数入院的6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显著高于单纯用药的对照组(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缺损程度均显著减轻,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对比无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的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联用奥扎格雷钠和阿司匹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4月期间接收的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研究组采用奥扎格雷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联用奥扎格雷钠和阿司匹林治疗,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患者 奥扎格雷钠 阿司匹林 联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认知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47例)与认知正常组(33例),比较分析脑血管危险因素与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伴发疾病评分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认知障碍的发生与长期饮酒、发热相关(P<0.05)。结论长期饮酒、发热是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而高龄是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高危因素。

  • 标签: 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认知障碍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房纤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近远期疗效的作用。方法挑选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纳入研究,依据ECG检查结果有无心房纤颤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有心房纤颤)及对照组(无心房纤颤);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并持续跟踪观察90日;结果研究组发病前以及溶栓后1日、溶栓后14日NIH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跟踪观察90日后,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低于对照组,而颅内出血率高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伴有心房纤颤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而近远期疗效的作用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心房纤颤 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血液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4天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及高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和同期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和抗炎作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血脂 高敏C反应蛋白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65例于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进入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有无代谢综合征,分成两组,研究组(35例,存在代谢综合征),对比组(30例,没有代谢综合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是97.1%,与对比组的36.7%比对明显较高,且研究组粥样斑块检出量、不稳定型斑块检出量、粥样面积均明显较对比组大,(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的脑梗死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脑梗死患者发生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较高,脑梗死风险大,需提高警惕。

  • 标签: 脑梗死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并发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本次调查特选取2017年1—8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以及30例高血压无脑梗死的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水平。结果经过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表明脑梗死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具有重要的联系,在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治疗脑梗死的过程中及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6、B12可以显著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几率从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生。

  • 标签: 高血压并发脑梗死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栓通用于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脑梗死病例抽选70例,所有病例均来自2014年9月—2016年9月入院就诊治疗的患者,在取得患者同意下,随机分成两组,均施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血栓通,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4%,观察组总有效率91.4%,二者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血栓通来治疗脑梗死,在有效改善机体神经功能受损情况的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康复,应用作用和推广作用均较高。

  • 标签: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血栓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收治并由头部MRI所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的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以及单纯高血压发生率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为(19.8±8.4)umol/L,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为(13.4±3.4)umol/L,P<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明显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和单纯高血压的发生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的发生率要远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设想出,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对选取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因急性脑梗死入院的患者98例,98例患者经治疗后稳定,合并轻度认知障碍。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共51例,给予丁苯酞胶囊口服。B组对照共47例,给予尼莫地平口服。在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12周发放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调查。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MoCA评分均较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更明显,观察组、对照组的ADL评分均较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都有改善,但是丁苯酞软胶囊改善更明显。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改善了患者认知功能,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丁苯酞 急性脑梗死 认知障碍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后抑郁的疗效观察。方法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病人43例,并设对照组36例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内科功能评分(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能很好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脑梗死后抑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腘绳肌训练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膝关节过伸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康复组除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外,还采用“早期腘绳肌加强训练”。两组患者治疗均持续八周。观察患者在站立和运动过程中有无膝过伸和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采用Fugl-meyer(FMA)评分和膝关节过伸次数来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八周后进行效果评定,治疗后,FMA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膝关节过伸次数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康复组效果更明显(均P<0.05)。结论早期腘绳肌加强训练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膝过伸和患者步行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膝关节过伸 腘绳肌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检验、凝血功能检验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在本院就诊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疾病组)和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血清胱抑素C和各项凝血功能检验结果,比较疾病组中不同类型脑梗死的检验结果之后,分别和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疾病组和正常组、进展型脑梗死和正常组的各项检验结果都存在较大差异,进展型与完全型脑梗死的各项凝血功能差异较大,完全型脑梗死和正常组的血清胱抑素C相差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检验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的评估,但对完全型脑梗死患者实施凝血功能检验基本无价值可言。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检验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情绪改善情况以及康复护理依存性。结果经过综合康复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消除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依从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脑梗死 负性情绪 护理依从性 综合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米洛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清NSE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组(治疗组)和氢氯噻嗪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于入院当天、入院后第10天分别测定三组患者血清NSE的水平,并对各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三组NIHSS评分、血清NSE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天,3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组的△NIHSS值高于空白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0天,三组血清NSE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阿米洛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阿米洛利 NIHSS评分 血清NSE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扎冲十三味丸联合血塞通滴丸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均常规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斑、控制血压及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扎冲十三味丸及血塞通滴丸,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4%)明显高于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扎冲十三味丸联合血塞通滴丸治疗能明显改善脑梗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扎冲十三味丸联合血塞通滴丸 脑梗死恢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根据病灶大小分为小面积脑梗死组(30例)、中面积梗死组(42例)、大面积梗死组(16例)。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中面积脑梗死组和小面积脑梗死组(P<0.05);中面积脑梗死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增高;并与患者病灶大小呈正相关;纤维蛋白原检测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辅助观测指标。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脑梗死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其身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8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26)与参照组(n=22)。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14d后,NIHSS评分,FMA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15%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应用于脑梗死疾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身体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梗死 系统化护理 身体功能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