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为晚期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到2011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为43例,女性为27例,年龄分布为53.49±12.64岁,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为35例,一组为干预组,一组为对照组。治疗前进行SCL-90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患者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对不对组别在心理干预后进行SCL-90评分研究显示,其中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敌对评分和恐惧评分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研究对象不同组别在心理干预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其中干预组评分小于12分为7例,占20.00%,对照组为19例,占54.29%,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评分大于15分为18例,占51.43%,对照组为6例,占17.14%,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晚期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应加强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本文从临床治疗角度总结出对少数民族文化背景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通过个案举例说明根据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对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SCL-90的有效性及性格对评分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CPI及SCL-90量表检测某部官兵1415人,根据CPI有效性,按性格分组,与全国常模、我国军人常模及组间比较。结果二卷均回报1410张.无效率18.50%。全组与有效组比较无差异,二组与常模有非常显着差异;有效与无效组亦有非常显着差异;有效人员的外向、内向组比较无差异.与全国、我军常模比较有差异;常规趋向评分低于异向评分,二者有非常显着的意义。结论无效答卷控制在20%左右.SCL-90评分结果可信;正常人群性格常规趋向外向者的分布.几乎是常规趋向内向性格者的二倍;二者与异向趋向者SCL-90评分明显不同;正常人高SCL-90评分可能提示为异向内向性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于住院部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住院部输液患者90例,将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有关输液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有关输液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无差异,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有关输液知识的知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78%、82.2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可提高住院部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患者的有关输液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满意度均有所提升,可供临床参考。
简介:摘要报道1例有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史的易发生低血糖的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本例肠梗阻患者,护理要点包括按时监测血糖,根据血糖调配输液顺序,发生低血糖时及时处理并报告主管医生,按需补液。经过调整输液顺序,按时监测血糖和精心护理后,患者住院期间血糖平稳,再无低血糖症状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沟通技巧和时机及其在融洽护患关心方面的作用。方法抽取2015年1月—12月的我院内科240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内科280例住院患者。对照组护士与患者沟通较少,且没有护患沟通方面的明确要求;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在不同的护理时段在沟通内容和技巧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且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方面的培训。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我院和内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不同的护理时段和场合,选择合适的沟通时机和恰当的沟通技巧,能提升护理质量,融洽医患关系,强化治疗效果,提升护理人员和医院的形象。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优化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减少护士护理书写的压力,提高急诊护理抢救记录质量。方法运用QCC工具,重新设计优化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并与旧版抢救记录单对比。结果实施QCC活动6个月后,新旧两种护理记录单在书写及时性、记录差错率、及差错项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工具的运用,优化了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规范抢救记录,减轻急诊护士书写压力,也提高了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书写的质量,避免和减少因护理记录缺陷而引起的医患纠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慢性病患者,观察临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对疾病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中心2013年09月~2015年09月管理的慢性病患者72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所有慢性病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选择D1组(观察组36例)以及D2组(对照组36例)表示两组慢性病患者的组别名称。D1组临床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D2组临床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慢性病患者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慢性病患者分别完成干预后,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两方面,同D2组患者进行比较,D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针对慢性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成功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以及焦虑情绪,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