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在原发性产后出血治疗中采用盆腔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原发性产后出血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学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盆腔血管结扎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盆腔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完成时间、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在原发性产后出血治疗中采用盆腔动脉栓塞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手术质量,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简介:摘要HIV/AIDS病人相关知识缺乏,他们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复杂心理及压力会对其身体多个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威胁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通过综合评估HIV/AIDS病人的心理,及时分析病人的复杂多变心理,开展多元化心理支持干预及科学有效的心理管理,从而减轻其心理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溶栓治疗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5例脑梗死患者,分别给予静脉溶栓治疗,采用头架固定,检测大脑动脉TCD血流情况,检测脑血流再通程度(使用TIBI6级评分法)、用TCD检测患者溶栓前以及溶栓后2h、4h、24h、48h、72h、一星期内的脑血流再通程度,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使用NIHSS)。结果患者溶栓后与溶栓前NIHSS变化比较明显。溶栓后TCD检测血流的TIBI分级指数明显升高,NIHSS评分在4-14分之间患者大多再通,而15~22分患者大多为部分再通,溶栓前后相比,血流再通程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结论TIBI血流分级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并且能够有效反应溶栓效果、判断预后,TCD可作为筛查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联合组则加用酚妥拉明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记录不良反应情况,实施统计学处理。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0.00%,对照组则为70.00%,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相比单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改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老年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70例,将有脑缺血和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体征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无脑缺血和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体征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头颈部的侧支循环通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70例患者中65例(92.86)前交通动脉侧支开放,有36例(51.43)后交通通脉侧支开放,有18例(25.71)颈外动脉到颈内动脉侧支开放;70例患者中未发现侧支循环的有3例,建立了1个侧支循环通路的有27例,建立了2个侧支循环通路的有32例,建立了3个侧支循环通路的有8例。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可以直观的了解侧支循环是否建立充分,以及侧支循环通路的建立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98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小骨窗组。对照组采取开颅手术进行血肿清除,小骨窗组则开展小骨窗微创手术。比较两组脑出血预后情况;骨窗直径、手术完成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小骨窗组脑出血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小骨窗组骨窗直径小于对照组,手术完成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相近,P>0.05;干预后小骨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确切,具有微创性,骨窗小,手术快,可降低炎症水平和改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产儿脑损伤中实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早产儿,依据是否发生脑损伤分为无损伤组与脑损伤组,每组早产儿例数为40例,对所有早产儿实施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分析两组早产儿的智力发展水平。结果无损伤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脑损伤组总有效率80%,P<0.05。早产儿脑损伤组早产儿NBNA评分(32.14±3.21)低于参照组NBNA评分(38.68±3.01),BSID评分(44.25±6.35)低于BSID评分(72.56±5.64),差异显著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NBNA评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早产儿脑损伤情况,是对早产儿脑损伤情况进行评估的有效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96例胆囊息肉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参照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各自手术治疗的所用术时、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及住院时间对比。结果经比较得知,实验组手术耗时64.8±29.4(min)、术中出血量66.7±12.8(mL)、肠胃恢复1.5±0.8(d)、住院时间4.2±3.3(d);参照组手术耗时102.6±32.2(min)、术中出血量158.8±26.2(mL)、肠胃恢复3.2±1.2(d)、住院时间8.4±3.8(d);实验组术后并发症4例,参照组术后并发症17例。采取腹腔镜手术的实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各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囊息肉实施腹腔镜手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减少术中出血,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应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治疗的11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而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结合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治疗。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2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血小板、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应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县贯彻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的真实情况。方法利用现有信息系统,根据评估指标,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收集。结果我县梅毒预防和诊疗服务专业人员相关知识和技术标准掌握合格率为90.26%;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和流动人口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7%、76.6%和82%;医疗机构和性病诊疗机构主动提供梅毒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比例为100%;艾滋病咨询检测点接受免费梅毒检测比例为99%;梅毒检测阳性人数接受转诊服务比例为100%;孕产妇接受梅毒检测比例为99.96%;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接受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为42.85%;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所生婴儿接受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为85.71%;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所生婴儿12月龄的随访比例为100%;县医院接受规范治疗的梅毒比例为100%;2家医疗机构开展梅毒网报比例为100%;全县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参与率为100%、合格率为66.6%;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为负27.01%;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位零。结论我县近几年梅毒疫情发病率呈低水平状态,评估2014年年初至2015年年底发病率下降27%,其他指标均达到国家2015年《规划》中规定到年底全国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控制在5%以下的目标和要求。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清CA125与HE4检验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卵巢癌患者(观察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中心的30例健康女性(健康组),比较两组受检对象血清CA125与HE4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CA125与HE4检测值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单独检测血清HE4水平对卵巢癌诊断特异性高于CA125(P<0.05),单独检测CA125的敏感性明显高于HE4单独检测,两项联合检测结果的敏感性与正确率明显高于HE4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CA125和HE4联合检测有助于提升卵巢癌诊断率,进而为疾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两种病情评估方法结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8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中国CAP指南与PSI分级方法分组,分析各组患者临床指标差异。结果PSI分级患者随着级别的增加其重症肺炎发病率与病死率逐年呈现逐渐增加趋势。CAP指南1组患者均为I、II级,无1例患者死亡;CAP指南2组及3组患者为I-V级,分别出现2例(3.7%)及3例(25.0%)患者死亡。结论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标准评估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因而可以大量地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