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质量管理是组织为使产品质量能满足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达到顾客满意而开展的策划、组织、实施、控制、检查、审核及改进等有关活动的综合1。护理质量管理是指按照护理质量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的过程活动。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因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病人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目标。本文就此重点探讨我国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我国护理管理质量体系现存在的问题,以求更好的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并分析初复治、菌阴阳性患者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兰州市肺科医院收治的3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纳入试验组,并取同期收治的30例其他非肺结核呼吸系统疾病的志愿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所有患者外周血B细胞、NK细胞、IgG等免疫功能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肺结核组与对照组相比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与IgG水平差异显著(P<0.05);初治组与复治组相比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差异显著(P<0.05);初治组与复治组相比各免疫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T细胞能够有效地判断肺结核患者的预后,CD8+T细胞和体液免疫则发挥了重要的细胞免疫作用,监测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能为其诊治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血清学各项指标测定。结果通过检查发现,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为22.5±11.62,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为19.6±8.55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为54.5±10.50;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为49.5±13.50;观察组血清中AST水平分为(82.56±6.85);ALT水平分为(56.223±7.78)U/L,对照组(26.123±6.12)U/L。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清中肝功以及血脂等指标显著提升,可已经其作为脂肪肝监测指标,对于临床确诊以及判断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指标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2例参与本次研究,将其中66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将剩余66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前提下实施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63/66)以及80.30%(53/66),即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TG、FIB以及hs-CRP水平相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三项指标均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相比于对照观,TG、FIB以及hs-CRP水平明显较优,即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能切实改善患者症状,促使血液TG、FIB以及hs-CRP水平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和来院健康检查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研究对象晨起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8.63±1.33)mmol/L、总胆固醇(5.43±0.72)mmol/L、甘油三酯(2.97±1.0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2±0.55)mmol/L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5.97±1.83)mmol/L、总胆固醇(4.08±0.87)mmol/L、甘油三酯(1.86±0.8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6±0.63)mmol/L,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2±0.44)mmol/L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0±0.81)mmol/L,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可根据生化检验指标(血糖和血脂)进行诊断,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联性。方法纳入我单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肾阴虚证(52例)、肝郁脾虚证(30例)、湿热中阻证(18例),无瘀血阻络证与脾肾阳虚证型患者。检测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湿热中阻证患者ALT、AST、GGT、ALP水平都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证型患者(P<0.05),肝郁脾虚证患者GGT水平高于肝肾阴虚证(P<0.05)。湿热中阻证患者TBiL、DBiL、IBiL、TBA水平都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证型患者(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生化指标部分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肿瘤特异性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肿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2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依照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每组均占据61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影像学检测与血清肿瘤特异性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检出率分别为93.44%与77.05%,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采取血清肿瘤特异性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显著,可进一步提高疾病检出率,利于后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值得实践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艾滋病人在抗病毒治疗(HAART)过程中ALT、TBIL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为抗病毒治疗停用或更换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疫情综合系统数据下载,回顾分析随访过程中ALT、TBIL两项检测结果。结果以治疗方案中是否含有奈韦拉平(NVP)为依据分为两组,NVP组(1601份),ALT平均值37.89U/L,TBIL平均值为12.25U/L;非NVP组(911份),ALT平均值46.49U/L,TBIL平均值为12.38U/L。两组ALT检测结果通过t检验,两组间ALT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658,P<0.05)。两组TBIL检测结果通过t检验,两组间TBIL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P>0.05)。结论NVP与EFV的疗效相同,但在不良反应方面,NVP的肝脏毒性发生率稍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肝病患者血清CA125等指标的检测。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49例慢性乙肝患者以及3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以及胆碱酯酶(CHE)水平,同时选择53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在慢性乙肝患者中CA125水平无明显升高,但在肝硬化患者中有明显升高趋势,肝硬化患者血清CHE显著降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CHE轻度下降。结论在肝硬化失代偿期间患者CA125会显著升高,能够以此为依据判定患者腹腔是否存在积液。AFP则能够作为判定肝脏受损情况的重要指标,监测患者病情。而胆碱酯酶则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很好的判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行药物指导干预对于合理用药以及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接受研究患者掌握用药相关知识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药物指导方案,观察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合理用药的情况以及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指导干预,能够有效减少用药问题的发生频数,由干预前的142条减少到干预后的101条。干预后不合理用药的几率120例(93.75%)显著低于干预前101例(78.91%),干预后的TC、TG、FPG、HbAlc以及HOMA-IR等生化指标均低于护理前,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行药物指导干预,不仅能够提高合理用药几率,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个性生化指标,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诊疗模式下社区康复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防治疗效。方法对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防治工作,比较护理前后高血压患者血压、自我管理能力、高血压知信行、用药依从性等4个方面变化。结果通过12个月社区康复治疗,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比较(P<0.05);高血压患者知识、行为、态度较实施前提高(P<0.05);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实施前有了提高,(P<0.05);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分级诊疗模式下社区高血压患者控制有明显效果,该模式下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有积极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血清8项生化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3例,并设健康对照43例。采用BM6010/C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有机磷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急性有机磷患者血清中ALT、AST、CK、CK-MB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肝功能及心肌酶指标的变化有助于有机磷中毒早期治疗时对肝脏及心肌的保护。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用于提高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的疼痛护理质量评估指标量表,自2015年5月起在我院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管理中进行应用。对比分析应用前后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结果骨科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开始应用时(2015年5月)以及实施1年以后的疼痛评估准确率分别为91.43%和96.79%,疼痛病情观察及时率分别88.93%和97.14%,疼痛护理记录合格率为89.64%和96.79%,临床疼痛干预有效率分别为86.79%和92.5%,疼痛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2.86%和97.86%。实施质量指标干预后,所有病历中均采用疼痛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了评估和记录,实现了患者定时、定量应用药物进行镇痛;结论应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能够有效的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提高骨科病房疼痛护理的质量,实现骨科疼痛护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而提高护理临床护理管理水平,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方法8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胞二磷胆碱750mg,曲克芦丁注射液0.6g,每天静脉滴注,疗程2周;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灯盏花素,5%葡萄糖500ml加入注射用灯盏花素50mg,每天静脉滴注,疗程2周。采用胶乳增强的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后hs-CRP变化及进行中国卒中评分(CSS)。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治疗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CSS评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