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疾病,在妊娠期对母婴结局会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旨在对近年妊娠合并TTP的诊治及管理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妊娠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应用强脉冲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5月收治的4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中应用强脉冲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他克莫司软膏,能促进症状的快速好转,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强脉冲光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他克莫司软膏
  • 简介:摘要靶向药物临床治疗已经十年余,EGFR-TKI同化疗药物一样面临耐药的问题,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在其耐药方面的作用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可能该文围绕EMT基本特征、EMT与肿瘤耐药的关系、EMT在EGFR-TKI耐药过程中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综述。

  • 标签: 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胆管癌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8月-2011年8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胆管癌临床患者病例58例以及体检正常志愿者5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两组研究对象的肝外胆管组织中Pttg以及Bfgf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比较分析,胆管癌患者的Pttg以及Bfgf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的表达水平,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tg以及Bfgf的表达对胆管癌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临床诊疗中应对其引起注意。

  • 标签: 胆管癌 Pttg Bfgf 表达水平 阳性表达率
  • 简介:摘要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观察和研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突出个性化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加强病情观察,做好预见性护理和对症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减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献血者多次单采血小板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60名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10次的献血者(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在末次单采血小板前抽取献血者空腹全血2ml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并吸取血浆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酶Ⅲ(ATⅢ)、D-二聚体的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多次单采血小板后,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抗凝酶Ⅲ、D-二聚体均在正常参考范围以内。结论适量多次捐献血小板(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献血者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参数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内,无明显变化,不会引起献血者的身体伤害。

  • 标签: 多次单采血小板 凝血功能的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血小板聚集对大面积脑梗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生活能力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血小板聚集对大面积脑梗死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抗血小板 大面积脑梗死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近年来,脑卒中逐渐成为了我国第一大致死和致残性疾病,缺血性脑卒中又是其中最常见的卒中类型。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复发率、早期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本文将对缺血性脑卒中常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及药物特征,以及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双嘧达莫、替格瑞洛等进行综述。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 缺血性脑卒中 抗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室环境对技师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综合文献并分析环境存在的有害因素,提出了重在防护的相应措施。结果单采血小板室内的多种有害因素都可通过相应的防护,避免或减少对技师身心造成危害。结论单采血小板室技师的健康问题应予高度重视,积极的防护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单采血小板室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网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2年6月,本研究选取我院64例门诊和血液科住院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RP(%),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健康体检组经检测后RP(%)值为7.33±2.17,ITP患者组RP(%)值为21.13±6.27,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CAA患者组RP(%)值为5.82±1.26,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AML患者组和MDS患者组RP(%)值分别为8.26±2.45、8.12±2.59,与健康体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网织血小板的方法,为网织血小板更准确的诊断各类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应用创造了条件,网织血小板在血液病中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流式细胞仪 网织血小板 检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0例血液病患者根,观察共1006例次的单次采血小板输注状况及治疗效果。结果AL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66.5%,AA组72.1%,ITP组51.5%,三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AL、AA组未发热组其输注有效率显著高于发热组(P<0.05);AL组脾脏肿大组与无肿大组、DIC组与无DIC组其输注有效率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O.05);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组输注有效率53.0%显著高于骨髓移植组38.5%(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较为复杂多余,输注时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血小板计数及出血量进行综合性分析,避免发生输注无效。

  • 标签: 血液病 血小板 输注无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提高对本病的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46例首次发病的急性ITP患儿,其中男17例,女29例,发病年龄2月~13岁,将46例患儿分成两组,治疗组有人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来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联合人用丙种球蛋白后的治疗效果比单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高;结论丙种球蛋白的加入缩短了血小板的恢复时间,大大提高了ITP的治愈率,降低了ITP急性期出血的危险,丙种球蛋白是治疗急性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较好药物。

  • 标签: 儿童 紫癜 IVIG ITP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监测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小板计数,在有效抗凝的同时防止出血性疾病的发生。方法PCI术后多联抗血小板的同时,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结果患者PCI术后36小时血小板明显下降(6×109/L),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后血小板逐渐恢复。结论PCI围手术期应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高危患者可做血小板功能检测,在保证患者有效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也确保其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PCI 血小板减少 肝素 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重度贫血及血小板低下中使用浅静脉留置针与普通头皮针优点和缺点,为临床对于此内病人第一时间选择合适输液工具提供参考。方法对100例中重度贫血及血小板低下的病人分为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留置浅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普通头皮针,进行效果观察。结果对于血小板低下及中重度贫血的患者第一时间使用浅静脉留置针与普通头皮针的比较,用浅静脉留置针相对普通头皮针具有明显的、多方面的优势。结论中重度盆血及血小板低下患者第一时间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值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中重度贫血及血小板低下 浅静脉置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倍林达对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52例,筛选出氯吡格雷抵抗患者12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实验组采用倍林达,比较两组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实验组血小板聚集率(44.86±4.02)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55.19±4.09),实验组达标率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18.0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出血事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林达能够替换氯吡格雷作为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新一代药物,具有的良好的抑制血小板作用,临床疗效明显。

  • 标签: 倍林达 氯吡格雷抵抗 血小板聚集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血液科治疗的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种类、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获得真菌74株,主要为念珠菌属56株(75.68%),两种真菌感染14例(18.92%),伴有细菌感染51例(68.92%);所有患者均根据药敏试验进行抗真菌治疗;治愈32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以念珠菌感染为主,经临床治疗后效果显著。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的检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到我院作健康体检的人员38例作为对照组,检验两组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结果观察组PT、MPV、PDW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LT、PCT水平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为判断肝硬化患者病情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数据,临床价值高,值得肯定。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随机分为对照组(30)与护理组(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满意度为83.33%,对照组为63.33%,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1.56±5.21)d,对照组为(19.45±7.55)d,护理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改善患者血小板计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重度血小板减少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