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7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胃液PH值、输血量及出血时间方面的差异,随访1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胃液PH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输血量和出血时间则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月两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与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减少出血时间、输血量,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胃液PH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西充县《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期效果。方法按照结核病防治全国统一的评估办法,对西充县2001-2005年间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评价规划中期的防治成效和经验。结果2001年-2005年,《规划》实施累计共投入各项结防专项经费91.5万元,全县人均投入1.38元;县结防机构共发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927例,痰涂片检查发现涂阳病人735例,涂阴病人1192例,其中初治涂阳病人673例,复治涂阳62例,初、复治涂阳病人比例为10.09;疗程结束共治愈涂阳病人708例,涂阳治愈率为96.3%,其中初治涂阳病人治愈641例(占95.2%),复治涂阳病人治愈59例(占95.2%)。结论西充县《规划》实施状况良好,达到中期任务指标,取得了较好社会经济效益,有利地促进了结防治工作进程,为制定下一步的结防工作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城桥街道城区的计划免疫现状,探讨有效的管理策略。方法采用普查的方式对2002年-2008年在本辖区内出生儿童的基本资料、预防接种证建卡以及基础疫苗免疫接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辖区常住儿童人数比流动儿童比例高,本地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建卡以及基础疫苗免疫情况均明显优于流动儿童(P<0.01)。居住在农村或城市新村的流动儿童建卡率以及疫苗基础免疫合格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辖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和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的了解程度以及计划免疫的服务质量密切相关,计划免疫部门应针对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促进社区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吴忠市儿童6种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率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吴忠市57个社区4842名儿童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入选儿童NIP疫苗接种情况,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2325名儿童为干预前;2015年6月-2016年6月2517名儿童为干预措施后,记录儿童补种时间,分析其干预效果。结果吴忠市儿童免疫规划免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干预后BCG、HepB、OPV、DTP、MR及MenA及时接种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相对较高,对于未按时接种者应该加强电话催约及社区联合宣传,提高及时接种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7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注射,研究组34例,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注射。患者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Hp阴转率分别为69.7%和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1%和11.8%,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稳定性。方法建立以T1及K为参数的稳定性评价指标,考察制备温度与贮存温度对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贮存温度为4℃时,T1为72h,K为-0.0051h-1,此时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稳定性最好。结论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与制备温度、贮存温度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98例小儿秋季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例,常规组仅行常规基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炎琥宁,同时使用思密达进行灌肠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止泻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95.9%vs81.6%,1.20±0.35vs3.29±0.67)(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联合组仅有1例皮疹对症治疗后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相近,不存在统计学差异(2.0%vs0)(P>0.05)。结论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急性腹泻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赖氨匹林致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7年我院应用注射用注射用赖氨匹林致18例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18例注射用赖氨匹林的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7例,男性多于女性;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4岁到50岁之间;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炎等呼吸道相关疾病;赖氨匹林的使用量为每次0.9克,18例患者均为正常使用剂量;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没有出现肌肉注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胡言乱语、表情恐惧、头晕眼花、神经错乱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51分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保证患者休息,18例患者不良反应均缓解,一小时内痊愈,无后续不良情况以及复发。结论重视注射用赖氨匹林出现的不良反应,检查临床上的合理用药,患者用药后不可远离医生视线,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停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左辛伍用氢化泼尼松对患者全麻术后气管拔管期间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40例拟行全麻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20例手术结束前20分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B组(实验组)20例全麻诱导插管后静脉滴注氢化泼尼松20mg,手术结束前20分钟静脉注射地佐辛5mg。分别记录停用麻醉药(T1)、缝皮结束(T2)、拔管时(T3)、拔管后5分钟(T4)、拔管后10分钟(T5)时的平均动脉压(MD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并记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情况,并在拔管后15分钟对患者的镇静和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A组患者T3时的血压、心率均比T1时明显升高(p<0.05),而B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则较平稳,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在拔管后T4、t5点血压、心率仍高于T1点,而B组的T4、T5点心率、血压与T1点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与A组相比,B组躁动发生率更低(p<0.05);拔管后15分钟B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A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地佐辛配合氢化泼尼松可以明显抑制患者全麻后气管拔管期间的应激反应,降低躁动发生率,并且不延长拔管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前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骨科I类切口出院病历2013年4—9月326例(非干预组)及2014年1—6月309例(干预组),对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骨科非干预组与干预组分别为66.87%、51.13%(P<0.01);抗菌药物品种选择,骨科由非干预组中的7种降低到干预组的4种;不合理用药,骨科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用药物指征干预组比非干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术前不用术后用(P<0.05);抗菌药物使用疗程由非干预组的77.91h降到干预组的37.71h。结论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行之有效,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