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联合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78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联合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初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联合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联合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出现发热9例,腹痛4例,腹腔出血3例;对照组术后出现膈下脓肿2例,胆漏4例,切口感染3例,腹腔出血2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生后进行保守治疗,并全部痊愈。而在随访中我们发现,治疗组患者3年内出现局部复发5例(12.5%),对照组为3例(7.5%),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在第1年和第3年的生存率方面,治疗组分别为37例(92.5%)、34例(85%),对照组分别为36例(90%)、32例(8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直径≤5cm、数目≤3个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来说,此方法比较传统的开腹手术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门诊电子处方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门诊西药房的电子处方4956张,逐张对用药途径、抗菌药物种类、药物应用种类、药物联合应用、不合格处方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用药,口服给药途径为主要途径;抗菌药使用主要为头孢类、氟喹诺酮类;药品应用种类主要为抗感染、心脑血管系统药物;药物联用处方2164张,占43.66%;不合格处方主要集中在适应证不适宜、临床诊断缺项或不规范方面,处方不合格率为4.86%。结论我院门诊电子处方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联用、重复用药、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等问题,需进一步对门诊电子处方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并加强合理用药监控。
简介:摘要笔者从电子病案信息系统的概念出发,描述了电子病案信息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分析了电子病案信息系统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对医院加速电子病案信息系统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经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RFA)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甲胎蛋白(AFP)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180例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PHC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100例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RFA治疗PHC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对象TNF和AFP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TNF、AF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AF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RFA治疗PHC可有效降低TNF和AFP水平,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从而起到促进预后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射频消融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射频消融术)与对照组(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各4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68%,较对照组更高,且观察组的6个月复发率、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X2=14.68,16.27,t=10.47,9.83;P<0.05)。结论相较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射频消融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更优,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减轻疼痛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