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ICU颅脑外伤术后病人躁动原因及镇痛镇静护理的疗效评价。方法:选择我院ICU在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158名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对158名患者的躁动情况进行评价,如若评分大于等于5则定义为躁动,同时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药物对患者实施持续镇痛镇静处理。结果:在158名患者中,有99名患者的Riker镇静躁动评分大于等于5,其中颅内因素引发躁动有45名;颅外因素引发躁动的有54名。在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药物前期,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在注入3-5小时左右,患者的Riker评分、心脏呼吸频率均有所改善。结论:受病情因素的影响,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极易发生躁动,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也不利于病情的恢复,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借此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ICU 颅脑外伤 躁动原因 镇痛镇静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预防。方法:本文通过问卷方式,调查我院50名护理人员针刺情况,并分析原因,寻求措施进行预防。结果:本组护理人员中,出现意外针刺伤患者41名,发生率为82.00%,一年内发生1次针刺伤人员39名,2次针刺伤人员32名,3次及以上针刺伤人员26名,处理用品发生针刺伤人员28名,所有人员均自愿接受培训,培养自我安全意识。结论:护理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极易受到伤害,所以,提升护理人员技能及素养十分重要,其可预防针刺伤,保证护理工作安全。

  • 标签: 针刺伤 护理人员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制剂在临床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因素以及相应改善对策。方法:选择淄博市张店中医院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间使用中药制剂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100例,对患者年龄、用药类型、用药途径以及用药剂量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探究中药制剂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因素以及制定相应改善措施。结果:分析 100例采用中药制剂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其中老年及儿童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于中青年,采用静脉滴注方法用药不良反应高于对口服用药,其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中药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治疗效果,但其不良反应高发于老年及儿童群体,静脉用药方法不良反应高于口服用药患者。因此需要在实际治疗中,注重患者年龄、体质因素,相应调整药物剂量以及用药方法,确保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发生 针对性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血透室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血液透析室出现的 30例不良护理事件进行分析,了解发生不良护理事件的具体原因。结果:通过分析可知,引发血液透析室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自我保护及风险意识不强、健康教育不到位、操作技术不熟练、语言沟通存在问题、病情观察不仔细、责任心较差、缺乏无菌观念。结论:临床要加强对血液透析室的护理管理水平,时常组织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培训,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降低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护理不良事件 分析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躁动症状的原因,并实施镇痛、镇静护理,分析其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2019年12月接收的32例ICU颅脑外伤术并出现躁动症状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分析导致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在脑点双频指数检测下实施镇痛、镇静药物治疗,对比患者干预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及Riker评分。结果:造成ICU颅脑外伤术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可分为颅内因素和颅外因素;经过镇痛镇静护理,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好转,差异相比有意义,P

  • 标签: ICU 颅脑外伤 躁动 镇痛镇静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消化科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进而给出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我院2021年1月-12月全年消化科标本采取常规标本管理模式(对照组),2022年1月-12月期间全年消化科标本采取护理管理对策(观察组),即根据前期消化科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分析制定出护理管理对策。从不同时间段各随机抽取45份检验标本加以研究,对其检验标本合格情况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消化科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原因有溶血、乳糜血、凝血、标本污染、标本量不足,观察组消化科不合格检验标本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多原因均可引起消化科标本出现不合格,进而对其后续检验质量产生影响,需要依据不同标本类型,规范标本采集过程,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降低消化科不合格检验标本率。

  • 标签: 消化科 不合格检验标本 原因分析 护理管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并分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方法 回顾分析 2017 年 8 月 ~2018 年 9 月我院收集的 400 份微生物标本,其中不合格检测标本共计 64 例,收集所有不合格微生物标本的有关信息,由专业检测人员评估不合格标本的发生原因,并分析出相关质量控制措施。 结果 在 400 例微生物标本中,不合格标本共计 64 例,占比为 16.00% ;其中有 31 例污染标本,占比为 48.44% ; 16 例为采集不规范,占比为 25.00% ; 2 例采血不足,占比为 3.13% ; 11 例送检不及时,占比为 17.19% ; 4 例检验流程没有依照规范进行,占比为 6.25% 。 痰液标本、尿液标本以及血液标本等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源于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等,分泌物标本中不合格主要原因为标本污染,痰液标本主要是源于采集不规范。 结论 严格按照要求采集标本,规范流程,提升检验人员技能、素质等,能降低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率,提升诊断准确性,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提议,值得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 不合格因素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探讨处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共通过超声监测PICC置管术后的血液肿瘤患者209例,静脉血栓发生共31例,分析PICC置管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探讨PICC置管的护理方法及血栓形成后的处理方法。结论: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穿刺血管选择、血液高凝状态、血流速度减慢、置管次数有关,静脉血栓形成后,要及时予以抗凝溶栓处理,减少肩关节和肘关节活动,局部热敷或使用消肿祛瘀的药物,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导管使用的安全性。

  • 标签: 血液肿瘤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非计划性下机原因与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血液透析室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发生90次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为研究对象,共计发生34台次连续性血液净化非计划性下机,对其发生原因和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工作人员操作不当9台次,约占26.47%,体外循环凝血13台次,约占38.24%,拉血不畅12台次,约占35.29%。结论 针对连续性血液净化非计划性下机的诱发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能够最大限度降低该问题的发生率。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非计划性下机 原因 预防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会阴侧切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以及有效的产房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接受会阴侧侧切术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切口未感染患者33例为对照组,切口感染患者32例为观察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年龄(>35岁)、体质量指数(>28kg/m2)、合并疾病、胎膜早破、生殖道感染、阴道检查次数数据,分析导致切口感染原因以及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年龄偏高、提质量指数偏高、合并其它疾病、胎膜早破、生殖道感染、阴道检查次数过多均与会阴侧切后切口感染相关,P<0.05。结论:切口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患者本身以及外界因素均具有相关性,术后需采取全面综合性产后护理干预措施,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感染发生。

  • 标签: []会阴侧切 切口感染 发生原因 产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消化内镜室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防范策略,进一步减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4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 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既往 5 年我院消化内镜室接受内镜诊疗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病例,此阶段作为对照组 。前瞻性研究对象:应用 PDCA 循环策略后 1 年内在我院消化内镜室接受内镜诊疗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病例,此阶段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镜室近 5 年来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病例,明确其发生原因,评估 PDCA 循环策略的应用价值。 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2 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19 例,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护理人员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共发生 4 例,其次是医嘱执行不正确、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不完善,均发生 3 例,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护理人员对患者评估能力不足分别发生 2 例, 未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违反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未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差分别发生 1 例。 结论:分析 消化内镜室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 PDCA 循环策略,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消化内镜室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调查 PDCA循环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过程中护目镜起雾的原因及防雾对策。方法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地分析护目镜起雾的原因,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有效的防雾技巧和方法。结果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务工作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前应做好防护,选择适合的护目镜,做好护目镜密封性和完好性检查,利用医用洗手液涂抹镜片表面的方法进行防雾处理,严格落实口罩气密性检查和使用时限要求,不在隔离区工作期间调整和脱卸防护装备等措施和技巧,有效改善了护目镜起雾现象,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目镜起雾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临床应对措施。方法: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为我院开展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数量为 25例,均存在出血情况,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全部 25例患者中,术中出血患者为 11例,术后出血患者为 14例。其中 9例患者发生出血的原因为经皮肾通道扩张不当, 5例患者发生出血的原因为经皮肾穿刺导致血管损伤, 5例患者发生出血的原因为集合系统刺穿以及撕裂, 6例患者发生出血的原因为感染。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所具有的优势已经被广大医患所了解和接受,但是其中存在的出血情况能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对于这一情况,相关人士还应增加重视。也就需要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导致患者发生出血的原因进行充分了解,对术中操作进行严格规范,以促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出血 原因 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和避免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脂溢性角化病临床病理诊断的122例患者,对这些患者临床特征、一般资料、治疗手段及误诊等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对病理学诊断符合以及临床误诊情况进行对比,符合病理学诊断的患者数量为57例,占比为46.72%;不符合病理学诊断的患者数量为65例,占据比例为53.28%;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色素痣、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寻常疣、角化棘皮瘤以及Bowen 病误诊数量分别为45例、29例、24例、12例、9例、6例,占据比例分别为36.89%、23.77%、19.67%、9.84%、7.38%、4.92%。对112例患者均进行病理确诊,其中有86例进行部分皮损局部治疗,这些患者都出现皮损不适症状。结合不同患者的皮疹情况,通过差异化物理手段进行治疗,皮疹情况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 脂溢性角化病患者一般发病时间比较长,皮损面积较大,颜色比较深,还会出现其他不适症状,之所以出现误诊主要与组织学变化以及皮损变化等情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此需要进行个性化治疗。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病 临床特征 误诊原因 避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