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结构化体位护理方案在提高危重患者侧卧位合格率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6月入住ICU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20年1月至3月入住ICU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30例为实验组,实施结构化体位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和侧卧位合格率有无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侧卧位合格率为30%,试验组为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为20.06,P<0.001)。2组患者均未发生压疮。结论 结构化体位护理方案在提高危重患者侧卧位合格率持续质量改进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在ICU长期卧床病人中,围绕失禁性皮炎,探讨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模式所产生的预防效果。方法:ICU长期卧床病人是研究主要对象,于2021年12月到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共74例。在保证人数均等的情况下,落实随机思想,形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模式),各37例,比较各项指标。结果:在失禁性皮炎发生率、IADS评分、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几个方面,对照组的整体情况均没有实验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长期卧床病人群体中,通过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失禁性皮炎,减轻病人疼痛感,拥有扎实稳定的群众基础。因此,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胃癌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患者应用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确诊胃癌并已行手术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的患者中选取64例(2020.5-2021.5),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分32例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其中对比组和研究组各行临床常规营养护理、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分组护理后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体重增加量明显低于对比组,排气时间及肠外营养支持时间明显短于对比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比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患者术后给予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营养支持护理效果优异,预后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糖尿病神经病变(DNP)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形态学依据。方法所有大鼠给予链脲佐菌素(STZ)60mg/kg腹腔注射,72小时后测尾静脉血糖,血糖≥16.7mmol/L且稳定2周以上者纳为糖尿病模型。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状神经节超微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bFGF的表达。结果电子显微镜下发现糖尿病神经病变时细胞胞质内线粒体肿胀、溶解、嵴断裂;高尔基体成熟面肿胀;内质网肿胀,明显扩张。细胞核内内质网明显扩张,尼氏体边集。糖尿病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结状神经节细胞胞浆bFGF表达增强。结论糖尿病时大鼠结状神经节超微结构发生变化,胞浆bFGF表达增强,可能是机体的一种抗损伤反应,bFGF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时的神经元具有修复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前胸壁、心脏结构、胸椎识别法和四腔心十字交叉偏移法,探讨胎儿心脏致命性畸形的诊断和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常规体检中孕胎儿(18—24周)胎儿心脏筛查,5078例应用前胸壁、心脏结构、胸椎识别法和四腔心十字交叉偏移法检查,4868例采用常规方法(对照组)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用此法在孕检同时对5078例胎儿心脏结构的筛查中发现心脏致命性畸形10例,漏诊2例。诊出率83%。常规方法(对照组)发现心脏致命性畸形3例,漏诊6例。诊出率33%。结论前胸壁、心脏结构、胸椎识别法和四腔心十字交叉偏移法,可以在孕期常规检查的同时以最短时间,准确识别心脏的正常或异常结构,最大限度地筛查胎儿心脏致命性畸形,且此法思路清晰,明确,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准确率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孕期胎儿心脏致命性畸形的筛查具有重大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简介:为验证总额预算下、按项目付费方式且合理化收费标准是实现医改突破的有效途径,研究以上海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出台的医疗费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作为案例,引用政策实施前后近30年的全国卫生财务年报资料,通过纵向和同期不同地区横向比较发现,医疗费用从政策实施前的年均32.8%高速增长骤降至实施期间的12.5%,略低于期间GDP增长(14.7%),纳医疗费用在社会可承受范围之内,十年间为社会减少了2161.6亿元医疗费用负担,控费效果远超全国和同类城市平均水平。政策所取得的斐然成绩提示研究者和决策者,欲实现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总额预算必不可少。但按项目付费方式下的高额医疗费用风险、物价部门难以协调又使得医疗机构潜在损失难以弥补等问题,均成为了现今看病贵等问题依然存在的桎梏。启示:合理设计总额预算指标以确保费用稳定增长,并需改现有按项目付费方式为预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