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急救指挥调度派车工作中,调度员和呼救者对地理位置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及时救治和愈后。现通过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24时和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24时的总出车和错派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讨地理位置的熟悉情况对派车的影响,以期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与呼救者进行交流,以最快的速度派发出车。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广州市2002年登革热疫情数据,采用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标识与登革热(DF)的流行风险相关的地表景观种类。方法首先,通过基于泊松模型的回顾式空间-时间分析方法获取疫情数据的时空聚集状况。其后,从MODIS卫星图像中提取地表景观信息,并逐月逐区计算各地类所占对应研究区的面积比例。最终,由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确定DF病例的存在与否与地表景观种类面积比例的关系,并使用二态逻辑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最有可能的登革热聚集圈中心位于东山区,同时覆盖越秀区以及荔湾区,其时间窗为8月至10月。最佳预测模型对"某行政区在气候条件允许下是否存在登革热病例"的预测达到了91.1%的准确度。结论开放水域,以沼泽和湿地为主的湿草场,以水稻为主的农田以及开发用地被标识为与登革热病例存在与否最为相关的地类因子。
简介:目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探索安徽省钉螺和急性血吸虫病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安徽省1980-2000年钉螺分布和急性血吸虫病发病资料,将1:1000000的数字化电子地图作为图形文件输入ArcView3.3.在ArcView3.3系统建立GIS数据库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钉螺多分布于长江两岸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也集中于长江流域,钉螺扩散主要见于未控制地区以及与未控制地区接壤的已控制地区.1989、1990、1991是急性血吸虫病爆发最严重的3年,当涂、东至、宿松是急性血吸虫病发生最严重的3个县,大多数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分布于长江流域.结论地理信息系统可用于数据库和图形管理的工具,能够更加直接和清晰地揭示血吸虫病疫情现状,有助于管理者制定最合理的血吸虫病控制策略.
简介:目的揭示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后,安县疫情的地理分布、疾病构成、易感人群、时序特征,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安县地震前后的流行病学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制作相关专题地图,遵照地理流行病学的原理与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揭示安县震后的疫情变化。结果安县震后传染病总发病率高于200/10万有3个乡镇,呈岛状分布在安县中部,高于150/10万~200/10万有3个乡镇,其分布在安县西北部和东部。无灾民安置的乡镇发病率大于100/10万,但安置人数大于1万人的乡镇发病率也比较高(200/10万)。安县的首位传染病由震前的水痘变为震后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易感人群在震后未发生显著变化。震后的疫情变化出现了两次明显的波动和峰值。结论安县震后疫情的变化与居民生活环境及其行为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动相关。地理流行病学方法是快速、直观揭示这些变化的有效手段。
简介:目的分析烟台市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患者(HIV/AIDS)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索热点区域,为制订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统计量Moran’sI和局域自相关统计量(localindicatorsofspatialantocorrelation,LISA)分析烟台市HIV/AIDS的空间聚集性,运用空间扫描统计量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RR)探索烟台市HIV/AIDS热点区域.结果1992-2017年,共报告现住址为烟台市的HIV/AIDS病例1007人,以同性传播为主,在乡镇(街道)水平上呈空间自相关性(Moran'sI=0.257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