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针对震后次生灾害的演化问题,本文采用多案例分析方法提取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事件的属性,从属性层次按照“事件类型、关键属性、从属属性、环境属性和危害评估属性”对其进行结构化描述,分析震后次生灾害事件的属性特征,绘出了震后次生灾害演化Petri网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渐变型次生灾害事件——震后瘟疫为例,根据随机Petri网与马尔科夫链的同构关系,构建了震后瘟疫事件演化系统随机Petri网模型。最后,通过马尔科夫链及相关数学方法对震后瘟疫事件演化系统进行了评估,分析其中的均衡状态及其变动规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应对地震次生灾害事件提供科学的应急决策支持。
简介:中国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诸多外部不确定因素。为了判别海上丝绸之路合作的演化方向及其实现条件,构建三元策略博弈支付矩阵,以改进复制动态方程模拟有限理性条件下合作的博弈过程,分析博弈均衡点稳定性及其参数条件。模型数值仿真验证了动态方程分析结果,根据仿真图直观给出中方策略建议:大力推进合作示范项目,突破初始不合作均衡;短期内补贴吸引合作,以达成长期公平互利局面;不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容许对方项目收益高于已方;根据博弈地位相对优势,选择有利合作对象与领域;寻找彼此战略利益交汇点,确保长期协同合作绩效;关注国际环境扰动,抓住机遇引导有利演化方向。
简介: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演化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化过程,依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两个群体的行为演化规律。考虑到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过程中的随机扰动,引入高斯白噪声来反映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过程中受到的随机干扰,建立了不确定环境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行为策略的稳定性。运用随机Taylor展开理论和It^o型随机微分方程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对模型进行情景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不确定环境下,受随机因素的干扰影响,当采取抗争策略成本较大时,随着白噪声强度减小,弱势群体会较快妥协,采取合作策略;当采取强硬策略获取额外收益较大时,随着白噪声强度增大,强势群体更倾向于采取强硬策略。结合不同情景仿真结果,为群体性突发事件“情景-应对”提供相关决策建议。
简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公民权利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觉醒。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等一系列矛盾交织的宏观背景下,继劳资纠纷、征地拆迁之后,污染类邻避设施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因子。因此,探究政府、邻避设施营建企业与周边民众三方间利益关系,理清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对于邻避冲突的预防和处置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究污染类邻避设施相关利益主体在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进而从博弈论视角出发构建政府、邻避设施营建企业和周边民众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政府、营建企业和周边民众的稳定演化博弈策略选择分析,得出推动博弈三方向演化稳定策略点收敛的条件。利用Matlab对三方演化模型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政府采取不监管策略、营建企业采取合作策略及周边民众采取不抵抗策略是邻避冲突中三方利益相关者演化博弈的稳定策略点;高强度的政府奖励力度有利于促进营建企业采取合作策略,而抑制周边民众抵抗行为策略的选择;营建企业的经济补偿对于降低民众抵抗力度具有临界点,只有高额的经济补偿才会激励民众选择不抵抗的行为策略;而周边民众的抵抗力度对营建企业的策略选择无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对邻避冲突中相关利益主体起到一定启示作用:第一,政府作为邻避设施建设的监管者,应注重把握监管力度,完善公众参与渠道,降低个体风险感知;第二,营建企业作为邻避设施建设的实施者,应积极采用环保技术,构建科学利益补偿机制;第三,周边民众对于邻避设施的“落地”发挥关键作用,应加强自身公共理性,合理评估邻避风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简介: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源相对贫乏,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能源结构使中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物质能源作为物质性、易储存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受生物质发电技术的进步及中国地理环境多样性的影响,近年来新兴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展现出新的特点,对该产业效率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新的因素,并采用新的方法,评价结果才能客观,作为改进产业的参考依据。收集中国2010年以来建设的生物质发电项目,选择合适30家生物质发电项目作为样本,分别运用BC2模型、AR模型和分地区AR模型对这30家样本进行评价,发现中国生物质能总体上分布不均,地区差异较大,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和华东地区等地是我国生物质能的主要分布区,由于外部燃料资源市场和电网环境较好,因而这些区域产业效率普遍水平较高。对于北方地区生物质产业发展来说,市场和产业环境的改善对效率提高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