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0 个结果
  • 简介:2018年纪录研究中媒体融合、产业发展、改革开放40年等是高频关键词。本体研究侧重于纪录概念、素材和伦理等问题的讨论。类型/题材纪录片中,文献纪录、政论等研究热度不减,新类型的纪录研究出现。传播研究方面,融媒体时代下纪录的发展创新受到高度关注。整体而言,技术及传播语境的变化在要求纪录研究更为全面、深入的同时,也需要强调研究方法的拓展与阐释框架的更新。

  • 标签: 纪录片理论 纪录片本体 纪录片产业 改革开放40年
  • 简介:近些年,在国家文化产业化改革政策推动之下,中国电影产业持续稳步前进,国产电影也在不断累积类型经验、积极拓展电影市场。由于市场环境的渐趋成熟,青春也逐步在电影产业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是2013年以来,青春为观众集中呈现了青春狂欢的盛宴。而实践也已证明,在青春进行类型要素的探索阶段,文本类型与电影观众之间存在着较为稳固的观影契约。《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以7.19亿拿下2013年国产电影票房第二的佳绩。

  • 标签: 国产电影 青春片 变奏 演进 少女 电影产业
  • 简介:人文地理类纪录栏目《行者》创办于2004年,被称为是旅游卫视最具人文气质的栏目。从栏目创建至今,《行者》已经走过了12年的发展历程,以其丰富的影视语言形成了独特的栏目风格。

  • 标签: 纪录片栏目 《行者》 人文气质 地理类 语言分析 影视
  • 简介:如果2011年可称作中国纪录产业元年,那么2012年则是中国纪录品牌元年。2012年,《故宫100》《china瓷》《超级工程》《货币》等纪录大片释放出精品的力量,《舌尖上的中国》则是一次品牌的成功建构。继《话说长江》《望长城》之后,中国纪录再一次发挥议程设置功能,制造公众话题,将纪录从小众引向大众,发动一场持续火热的“舌尖热潮”。2012年,中国纪录开始深入进行制作资源整合、播出资源整合,提升现实关注度,规范行业运营模式,拓宽国际传播渠道,将纪录的影响力渗透到全社会的多个领域,创造出超越以往任何时期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舌尖上的中国》等一系列纪录大片的带动下,2012年中国纪录迈出了超乎想象的一大步。

  • 标签: 中国纪录片 作品研究 资源整合 《望长城》 议程设置 传播渠道
  • 简介:台湾环保类纪录较大陆丰富,创作手段也更为多元.文章将以《看见台湾》等七部2000年后创作的台湾环保纪录作为内容分析样本,结合电影的声音理论,探求海峡对岸的纪录同行如何调动多元解说方案达成环保观念的有效传递.

  • 标签: 台湾纪录片 环保议题 解说 上帝之声 作者
  • 简介:NHKt~-常重视中国题材的新闻,从1974年开始至今,不完全统计,制作了超过5000期关于中国的节目,中国题材的节目在日本的收视率也高于其他地区。目前正在中国拍摄节目的有10组人,报道世博会的注册人员就超过200人。虽然其在国内并无正规的传播渠道,却在网络上被热烈追捧。

  • 标签: 中国纪录片 新闻生产 文本特征 NHK 中国题材 传播渠道
  • 简介:本文以、及三部冯氏贺岁为本文分析对象,认为冯氏贺岁是以情节游戏、语言游戏及叙事结构游戏来进行电影的喜剧叙述.冯氏的这种游戏贺岁不仅缓解了社会分化导致的矛盾冲突,而且达到了游戏中发泄不平衡心态的目的.

  • 标签: 贺岁片 冯小刚 《没完没了》 电影 喜剧 叙事结构
  • 简介: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拍摄:华谊兄弟影业公司与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联手打造的纪录《牺牲》已顺利杀青,目前已经转人后期制作。此前.冯小刚导演曾派张涵予出镜.担任故事的讲述者和纪录主持人.张涵予不仅亲自前往解放军档案馆翻阅历史资料,

  • 标签: 《牺牲》 纪录片 发行 电影制片厂 科学教育 后期制作
  • 简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产推理与推理小说之间的联系,提供一种影视创作思路。推理小说范畴很广,不仅有注重解谜的本格推理小说,还有包含解谜、悬疑、惊悚、犯罪元素的泛推理小说。在推理片中,推理更像一种万能的可添加“元素”。国产推理片中除了小部分本格推理外,以多样化题材的泛推理为主。国产推理片中“侦探”的形象较少,警察形象居多,且注重塑造人物。国产推理包含多种叙事手法,其中不少高质量影片采用了“POV叙事”。不同类型与推理之间有着良好的相性,不同类型的叠加会产生无限可能。

  • 标签: 推理片 本格推理 泛推理 侦探 POV叙事 推理加
  • 简介:著名文学评论家钱谷融先生在《论文学是人学》中指出:“人是生活的主人,是社会现实的主人。抓住了人,也就抓住了生活,抓住了社会现实。”作为精神产品的电视纪录,面对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人,理所当然地成为其“再现”的主角。

  • 标签: 电视纪录片 人物纪实 欣赏 再现 现实生活 社会现实
  • 简介:毋庸置疑,历史人文纪录由于所反映的历史事实相对久远,给史事真相的研究和文献资料的搜集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严格把握历史人文纪录的主题以及史料完整性和确切性之后,其视觉表现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所表现的视觉美学观点与风格特征往往决定了纪录的生命力和艺术表现力。

  • 标签: 人文纪录片 视觉表现 美学原则 历史 艺术表现力 文献资料
  • 简介:1972年,年近60的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1912-9-29——2007—7-30)以其特有的理性和“日常的方式”纪录了《中国》。然而,这部纪录却引发了一场中意外交事件和在中国持续了一年多的大规模的全国性批判运动。如今,纪录《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大师晚年的影像,同时也将当今的中国与32年前的中国穿插对应,为大师、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生命面貌流转的记忆。晚年的安东尼奥尼,专心于绘画,他的画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有着莫名的相似。大师说:“对于中国,我尊重,然后热爱。”在当下,世界急速发展着,许多值得珍视的东西慢慢变得不重要了,大师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依然有一些人栖息在大师曾为他们营造的梦境里,久久不愿离去。当大师通过一部纪录向我们走近的时候,《中国》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 标签: 《中国》 纪录片 流转 生命 刘海平 安东尼奥尼
  • 简介:叁合作:建立有利拍摄的纪录关系二、纪录者运用影响力手段简析纪录创作以纪实手法为实现的途径,是创作者投入了情感和评价的"参与的观察".

  • 标签: 创作 纪录片 真实性 纪录者 影响力 题材
  • 简介:马志丹工作室以纪录生产为特色,是广东广播电视台推进工作室改革的首批试点单位之一.目前,该工作室发展势头良好,创新创业热情高涨,业务量和经济创收持续增长,作品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媒体融合与对外传播也有所突破.纪录的市场化运作空间巨大.

  • 标签: 马志丹工作室 机制革新 纪录片 创业
  • 简介:抗战期间,中国电影制片厂制作了一大批反映当时国内战事的纪录影片,但没有一部作品能像《民族万岁》那样,从民俗学和人类学高度全景式地展现了各少数民族同胞支援抗战的豪迈壮举。与同时期其它纪录影片相比,本片无论是主题内容的“政治性”表述,还是形式风格的“差异化”表达,都显露出了郑君里导演初执导筒的艺术才华。尤其是他对电影创作“诗性意涵”的美学追求,体现了中国早期纪录影片在“民族化”道路上的有益探索。

  • 标签: 《民族万岁》 纪录影片 “诗性”意涵
  • 简介:本文主要运用比尔·尼克尔斯建构的纪录叙事范式和热拉尔·热奈特叙述视角理论,从纪录的选题、拍摄对象的主体性、叙述视角和文本结构、纪录的叙事与历史/现实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以来近四十年中国体制内纪录片在叙事学上一些集体特征和明显的变化。最后,文章认为中国纪录的叙事策略在当下显得尤其丰富多样,其与历史/现实的关系或隐或显,但并没有某种叙事策略能够保证是对历史/现实的直接引用或复制,并抵达真实的彼岸。

  • 标签: 纪录片 叙事 叙述域 索引域 历史
  • 简介:新世纪以来的罗马尼亚政治与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政治是“新浪潮”创作最主要的倾向;另一方面,政治作为罗马尼亚乃至东欧的电影传统也在该浪潮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本文在梳理新世纪之后罗马尼亚政治叙事策略的基础上,阐述近年来产生的全新母题,并从修辞角度出发,通过国家机器和“不存在的人”等方面反思其历史伤痛及身份构架问题,以解读新世纪罗马尼亚政治

  • 标签: 罗马尼亚“新浪潮” 政治片 历史创伤 身份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