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9 个结果
  • 简介: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793.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6.1%,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对东盟出口3637亿美元,增长24.5%;自东盟进口429.6亿美元,增长274%。同样突飞猛进的还有中国和东盟间的企业投资。2010年东盟对华直接投资为63.2亿美元,同比增长35.2%;2010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25.7亿美元,至此中国已对东盟直接投资已累计达到108亿美元。

  • 标签: 中国-东盟 高速增长 双边贸易 续保 对华直接投资 2010年
  • 简介: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547.4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在这一年里,中国外贸出口持续强劲增长,总体贸易顺差迅速攀升。2004年4月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后,进口增速节奏有所放缓,出口持续高涨。从6月份起,单月出口总值一直维持在500亿美元以上,8至11月份的单月贸易顺差大幅攀升,促使总体贸易平衡在9月末首次由逆转顺,在10月末和11月末分别超过10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

  • 标签: 中国海关总署 进出口贸易 进出口总值 海外 遭遇 贸易顺差
  • 简介:意大利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是一位智性的写作者,一位理性的幻想大师,一位永不停息的探索者与创造者,一位"后现代小说"的真正代表,一位有充分理论自觉的小说家.卡尔维诺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在理念与技巧上均富有启示性质,对中国"后现代小说"的研究与流播也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卡尔维诺 后现代小说 小说家 中国当代小说 智性 艺术个性
  • 简介: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诗人济慈于20世纪二十年代被引介入中国。民国时期的研究者对其诗学和美学思想、诗歌文本阐释和生平等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其中不少观点和结论和当时的西方济慈研究最新进展产生了良性共鸣,一些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对当代中外济慈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拟通过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民国时期中国济慈研究与同时期西方济慈研究以及20世纪后半期中外济慈研究分别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展示民国时期济慈研究的历史全貌及其对当代中国济慈研究的贡献与启迪。

  • 标签: 民国时期 济慈研究 比较 贡献
  • 简介:美国华裔跨文化剧作者用英文创作的戏剧,对中国京剧在美国的传播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中国京剧元素在这些剧中的运用,不但给这些剧增加了多元文化戏剧的色彩,而且也使中国京剧元素产生了新的含义。本文通过研究黄哲伦的两个剧作对中国京剧元素的运用,探讨中国京剧在海外的接受与传播,以及京剧在成为国际戏剧资源时的演变和发展。

  • 标签: 中国京剧 美国华裔戏剧 黄哲伦 《新移民》 《蝴蝶君》
  • 简介:最近,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著出版的《世界华人金融家》一书中,这样形容黄鸿年:“他是中国资本运作的第一导师,开创了外商大规模收购改造中国国企的先河,也是带领中国企业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先驱。他是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具示范效应的民间人物之一,黄鸿年对中国企业家的启迪作用,超过了一百本教科书。”

  • 标签: 中国企业家 资本运作 导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际资本市场 中国经济改革
  • 简介:谈论“国民性”,首先要提起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阿Q正传》,因为这篇小说是作者试图“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鲁迅语)。鲁迅的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引发了读者对国民性的反思。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作品情节的结构化分析,探寻国人的心理及行为模式。

  • 标签: 鲁迅 小说 国民性 情节结构 民族精神
  • 简介:本文认为,世纪初接受俄罗斯文学的特点是误读。误读既表现在对俄罗斯小说主题的现实性理解上,又表现在对文本的传统性归化上,误读与传统审美心态密不可分,但俄罗斯文学的原生形态在误读中仍被保存,它成为“五·四”时期充分认识俄罗斯文学精神内核的基础。

  • 标签: 世纪初 俄罗斯文学 接受 误读
  • 简介:主持人语(Introduction)中国天主教的发展,断续说来,迄今不止1300年.如果不论清末到21世纪,这段历史最辉煌的时代不是唐代的景教,也不是元代的也里可温,应该是明清之际来华的罗马天主教.从罗明坚与利玛窦开始,此教中人在华颇有建树,最常听闻者是科技,而他们的确也为中国介绍了不少西方数学、天文学与器物制造的技艺,不过从民国初年以来,学者如陈垣等,也在美术、文学,乃至清代耶稣会特有的中国经籍诠释上下过功夫.

  • 标签: 中国 天主教文化 人文
  • 简介:<正>《一千零一夜》是我国人民十分熟悉和喜爱的一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近年来,一些热爱民间口头文学的青年同志时常问到我,为什么《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有的同我国穷乡僻壤流传的传统民间故事那么相似?怎样理解故事流传中这种奇特现象?本文试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线索作初步探讨。

  • 标签: 民间故事 民间口头文学 太平广记 民间文学 民俗学 藏族
  • 简介:尽管蒋瑞藻的《小说考证》面世已有近百年的时间,但遗憾的是,它的价值还远未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和肯定。相比之下,治小说史者比治戏曲史者更多地利用了该书,比如鲁迅先生就肯定它“取以检寻.颇获裨助”(《小说旧闻抄》自序),其《小说旧闻抄》借鉴吸收了不少《小说考证》所提供的史料,其后孔另镜的《中国小说史料》以及后来朱一玄先生的系列小说资料汇编也都囊括了《小说考证》中的资料并进一步丰富充实。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将此书当作一部小说资料方面的书籍。

  • 标签: 中国小说史 资料汇编 系列小说 考证 拓荒 中国古代戏曲
  • 简介:吊丝现象的出现密切联系着金融危机时代社会阶层的固化和两极分化。“吊丝的逆袭”“见证奇迹”“相信梦想”又成为近些年大众文化(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等)最常讲述的故事。在这个意义上,吊丝成为观察和理解当下中国文化的关键词。本文主要从职场剧、青春片和选秀节目等文化领域分析与吊丝密切相关的三重文化想象:“逆袭”“青春”与“梦想”。

  • 标签: 吊丝 逆袭 青春 梦想
  • 简介:在不同历史时段,中国社会对话剧演出的需求与观念各不相同,作为外来文化代表之一的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话剧舞台上也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本缺失的文化翻译、再现表演形态的文化模仿、争取民族解放的文化斗争、政治专制下表演体系的文化独尊、文本内容的文化写实、多元化的文化改编。表演形式和演出内容上"洋为中用"、"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服从于政治"、"中西交融、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的理论探索和舞台实践阐释了话剧舞台上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莎士比亚的文化身份,也反映了国人在接受外来文化时政治与文化认同的流变,对当代话剧发展以及跨文化交流研究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

  • 标签: 莎士比亚 中国话剧舞台 接受与流变
  • 简介:作为中国现代诗学场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诗学有着一套独立且系统的诗学理论体系,这套诗学理论的建构源于诗学主体对于中西诗学资源的双向采撷和创造性整合。具体而言,一方面横向汲取西方有益的诗学资源,另一方面则从纵向吸纳中国传统诗学资源,继而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对中西诗学资源进行创造性整合,从而实现西方诗学资源的本土化和中国古典诗学的现代化转型。

  • 标签: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诗学 资源配置 横向整合 纵向承继 创造性转化
  • 简介:<正>引言日本文学传统崇尚对自然美的描绘,追求人与自然、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强调通过自然来抒发真实的感情,在对自然的描写中美得以临摹、还原、再现和升华。日本文学的这种审美理念与日本人所处的环境有关、与其纤细入微、毫发具究的民族个性有关、同样与其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密切相关。于是自然以及自然之"物"在日本文学中不仅是一种素材,而且是一种美感的来源;在四季更迭孕育出的美感中,春之幽艳,夏之壮硕,秋之静寂,冬之枯寥,形成日本文学美意识的特型。

  • 标签: 日本文学 物感 我一 美意识 川端康成 情与景
  • 简介:日前,中国电力已成为东盟进口的首选。越南工贸部表示,今年越南电力缺口45亿千瓦时,将全部自中国进口。近年印尼和泰国等国家电力项目招标中,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山东电力设备厂、山西电力设备厂先后夺标。东盟国家电力能源缺口巨大,对电力需求将大幅上升,东盟各国正在加速实施包括电力在内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为中国电力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

  • 标签: 中国电力企业 东盟国家 进口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电力设备厂 项目招标
  • 简介:为了促进我国美国学教学和研究,为我国西部地区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美国文学、美国概况(历史、社会与文化)课师资,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日前启动"中国西部教师美国学暑期研修计划"。该项目获得美国福特基金会赞助,将由中美名师联合授课,面向我国西部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在西部地区开设美国学系列课程,内容涵盖"美国文学"、"美国历史"、"美国社会与文化"等课程以及相关的科研与教学专题讲座。

  • 标签: 高级研修班 中国西部 专业教师 美国学 暑期 启事
  • 简介:庞德研究在国内渐成显学,该领域的研究者日渐增多。为了给全国的庞德学术研究者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展示中国在庞德学术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联袂主办“首届中国埃兹拉·庞德学术研讨会”。希望此次大会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能大力促进国内庞德研究的发展。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学术研讨会 庞德 外国语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 学术研究者
  • 简介:今天我要提出一个一直被整个学术界和文化界所忽略的重要问题,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断裂实际上有三次。多年以来,以新儒学学派为代表的学者,在谈论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断裂的时候,经常谈到的是20世纪中国文化有两次断裂。“两次断裂”的说法大家都不陌生,比较公认和流行的观点就是,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断裂 中国文化 20世纪 学术界 新儒学